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梅:世间情深是理解

(2016-09-16 11:50:27)
分类: 家教随笔

杜梅:世间情深是理解

梵高《星月夜》

  


梵高《有丝柏树的麦田》

 

花了两个晚上,看完了丰子恺先生编著的《梵高生活》。

梵高,人类世界杰出画家,荷兰籍,长期旅居法国。其《星月夜》等画作,每次看,每次都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这是第二次阅读有关梵高的书籍。之前还读过《梵高传》。

读书是另一种旅行,随着阅历的增长,理解也会不断变化。

从前读梵高,会哀叹天才不被承认的遭遇(生前,梵高只卖出过一张画作),会感慨他在爱情上的不幸。当然,更加同情,梵高被精神疾病的折磨。

然而,这一次,我读到了另外一种东西:亲情!

在梵高天才而短暂的一生里,我无法想像,假如没有弟弟和父亲的支持,他又会怎样!

梵高八岁就显露出绘画的天才。但是,贫寒的家庭,养不起他,只好把他送到美术商店做学徒。年轻气傲的梵高,看不起店里出售的那些名画,经常批评它们。这样做,无疑于砸自己的生意!店主很气愤,就打发了他。

此后,梵高在不同的地方谋生,都无法持久。好在父亲理解他的天才,尽力支持他,资助他,让他自习绘画。遗憾的是,父亲不久就去世了,梵高几乎也陷入绝境。幸运的是,梵高的一个从商的弟弟提奥,欣赏哥哥的天才,理解他。兄弟俩也曾失和,且有一年不说话。除此以外,到梵高37岁去世前,提奥一直资助梵高。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弟弟提奥经济上的帮助和生活上关心,梵高的生活会更加糟糕,艺术成就也不可能如此之大——梵高最著名的画作,大多创作于生命的最后几年——《星月夜》创作于去世前的一年,1889年。而这期间,他频繁地出入精神病医院。广为人知的割耳事件,就发生在1888年,35岁时。

万幸的是,不论梵高出现何种疯狂状况,弟弟提奥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然后守护身旁。即便在他自己有了家庭之后,也依然如此。

天才终有天才的归途。1890727日,梵高早餐后出门,夜里9点方归,胸口还带着枪伤。他说,想自杀。弟弟提奥得知,次日便赶了来。两天后,729日凌晨,梵高因伤去世。弟弟提奥一直守护在他身边。

不知道是否是受到哥哥梵高去世的打击,两个月后,提奥健康急速恶化,于次年1月去世。这时,距离梵高去世,仅半年。

前面说,再次读梵高,读到的是亲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界或事物的认识,越来越理性;看待世界的眼神也越来越卑微。人,作为万物之尊,实在渺小!我们曾经鼓励自己,办法总比困难多。实际上,许多时候,我们是无能为力的。

即便是育儿,也不是所有问题,都有好的方法来解决。

前几天,一个妈妈问我,她儿子6岁,每次叫他做什么都要叫几次才有反应有反应后也还是没行动。在学校也是这样,老师让他收好玩具,说几次,他也不收。

还有一个妈妈说,自己经常被7岁的儿子气到吐血。问题也同样:不论让孩子做什么,都要发火,孩子才动下身体,表示自己听到了,可就是不行动。

还有更让这些妈妈们抓狂的:发火后,孩子总算离开那个地方了。妈妈以为,他终于听从自己的话做事去了。可是,再来看他,他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做自己的事!

而这个例子,可能很少有人听到,也是一个妈妈告诉我的。她说,自己实在厌恶了每日跟孩子大喊大叫的生活。某天,她突然开始不说话了。让孩子洗澡,就走过去,把他拖到浴室;让孩子去睡觉,就把他推进房间;让他上学,就把他拽到门外。一天,孩子终于受不了了,说:“妈妈,你还是跟我说话吧!”妈妈于是开始跟他谈条件……

 

孩子当父母的话是耳旁风,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孩子自己的问题,也有家庭教养的问题。这里不细谈。

当父母什么方法都试了,就是不见效怎么办?

我觉得,除了反思和继续改进方法外,最重要的可能是:保持耐心,理解孩子。然后,等待。

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是:我并不认可你的思维、生活方式,但我深深理解你,同情你,帮助你!

掩上书,很快如梦。

岭南八月十五的夜空,是梵高般的星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