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及涟漪

标签:
青苔街往事儿童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引力波涟漪 |
分类: 杜梅的书 |
引力波及涟漪
——附《青苔街往事》第五章部分内容:涟漪欢乐颂
杜梅
这个春节,我承认,没有过好。我被高端时尚的“引力波”给魔住了。
执念的我,看了不下10篇文章。即便如此,脑子里还是一锅“浆糊波”。
下面是我对所读引力波文章的综合理解:
1.所谓引力波,不是引力而产生的波。明白这点很重要。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复习一下以往对波的认识:“我们看见的太阳散发出来的刺眼的光,跟我们看不见的收音机、手机、卫星发射和接受的电磁波,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可以理解成:“‘可见的光’,就是频率在某个范围的电磁波。”我的理解就是:光=波。
2.我们平常理解的引力,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吸引力。引力波现在要表达的是:事物是相互影响的。且影响是永恒的。你的微笑和痛苦还会产生涟漪。涟漪会让别人感觉到。这就是引力波。
3.在宇宙中,引力波就是,两个黑洞碰撞后,产生的波纹。对波纹诗意的描述就是:宇宙涟漪。
4.如果还是不太明白,你可以把孩子抱起来,然后旋转——亿万年以后,宇宙里依然会留下你们曾经相亲相爱的痕迹。(此条借用网友的想象)
如果表达得不准确,请勿拍砖。作为文科生,我,真的已经尽力了。
以下文字,节选自新书《青苔街往事》第五章P48-50页部分内容,刚好也是写涟漪的。我估摸着,涟漪会成为今年最诗意的词汇。
一个人的时候,并不会寂寞和孤独。你会有更多的发现。或者说,更多的发现,只能在独处时才会出现。
涟漪就是灯灯孤独时的发现。她发誓,第一次发现涟漪时,几乎惊呆了。因为,她发现了一个陌生又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世界——当雨珠儿依次落在小池塘的水面上时,她看见那些绿宝石般晶莹剔透的涟漪们迅速鼓足了劲拼命地往四周跑去,一边跑,一边欢呼:“快点!看谁跑得更远!”此时的小池塘,宛若沉浸在盛大的节日里,充满了涟漪们的欢乐。涟漪们的游戏也让灯灯愉悦不已。
每个生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比如,种子和植物,毛毛虫和蝴蝶,比如,蚕蛹和知了,比如,雨和涟漪。
愉悦是一种天赋。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妹妹小蚕永远不相信姐姐看到的涟漪是绿色的。“你骗人!涟漪明明是透明的。”开始,灯灯还会绞尽脑汁地说服小蚕,当她觉得没办法让小蚕相信自己时,她突然明白了过来:尽管每个人都有眼睛,但每个人的眼睛看到的事物不同,有些人天生看不到别人能看到的东西。想到这点,她就会为妹妹感到难过和遗憾。但是,继而又会安慰自己:也许,我也看不到她能看到的东西吧。这么想着,心里便会好受了一些。
关于涟漪,灯灯还有发现:涟漪们很像小孩子——就像她跟妹妹小蚕,也会为许多事情发生争吵,甚至决裂。比如,有的涟漪会因为别的涟漪侵占了自己的地盘而据理力争。发现这点,让灯灯很开心。原来,涟漪们之所以争先恐后地想让自己的“微波”扩散得更大,是因为,竞争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快乐更能让自己快乐呢?
有时,看到那些因为力量小,很快消失了的“微波”,灯灯不免为它们感到难过。于是,暗暗地给它们加油,希望它们下一次能给自己攒足足够的力气。
那些小涟漪们仿佛能听得懂灯灯的心声,再落到水面时,就会拼了命地让自己的“微波”走得远更一些。如果真的做到了,哪怕只是比上次远了一点点,它们也会激动不已。
涟漪们的表现,几乎由雨们决定。雨的性子好,涟漪的性子就不会差到哪里;雨的性子比较狂躁,涟漪就很难不狂躁;不过,也有意外,有的雨,性子本来很温和,可是,恰好那天心情不悦,落下来时难免就有点气急败坏。总之,涟漪跟小孩子一样,也是有样学样。
在灯灯看来,所有的涟漪都不会死去,所以,它比人类高级许多。它们只会消失在某一次的游戏(雨中)中。如果它们愿意,它们随时可以重新回来。因此,涟漪们彼此都十分相熟。尽管在它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它们会以水珠的面孔出现。但,只要它们一落在水面,舒展开身姿,立刻就会知道谁是谁。
涟漪当然也有父母、兄弟和姐妹。涟漪喜欢和谁一起玩,并不确定。
但是,涟漪平时栖息在哪里呢?云里?风里?雾里?还是别的什么我们无法预知的地方?
有时候,灯灯会想:也许涟漪被小鱼儿吃掉了。不然,小鱼儿们的嘴巴,怎么那么像涟漪呢?想到这里,她松了口气,至少,涟漪们还待在池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