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寒假怎么安排才合理?
(2016-01-09 12:21:23)
标签:
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教育亲子关系育儿 |
分类: 转载分享 |
1. 寒假是孩子放松的时间。
假期按常理应该是孩子们离开学校,课堂,进行短暂休息、放松和调整的阶段。如果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诉求,而仍把目光定位在学习上,那就会让假期、家 庭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
试想,孩子们已经持续一学期的紧张学习了,如果不做节奏上的调整,孩子们是无法真正得到放松的。当孩子们感觉不到假期的放松和快乐时,便会对家长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即便家长安排满学习的日程,孩子的学习效率也肯定是极低的,这对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非常不利。
2. 跟孩子换位思考一下吧。 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在假期里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可以和同学相邀去同学家玩、野外游玩,可以相约去电影院看电影,可以和家人去书店、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等处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感受丰富多彩生活氛围。而假期作业则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之一,相信当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面对假期作业时,学习的效率自然会不一样。
很多家长在以往假期大都没有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计划,个别人制定计划的也是融入了家长的意志。这对孩子执行计划是不利的,孩子缺乏执行的主动性。现在要充分认识到计划执行的可行性,因为计划是由孩子做为主动执行者,并不是由家长来实施计划内容,家长只起到一个辅助实施的角色。所以,建议家长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通过交流和引导,让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计划制定。
4. 孩子的假期不应该是快乐的吗?
让孩子在假期里充满快乐的心情面对每一天,这是家长要重点考虑的。
这里要求家长首先放松自己的心态,把目光从只关注孩子的学习的思维定势上拿开,从 寓教于乐的角度去面对孩子的学习。比如利用亲子游戏来巧妙地激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轻松地娱乐后,按家长的引导和提示转入完成假期作业和学习之中。比如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做伴随式的户外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顺势引导和培养孩子锻炼观察力,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观察事物。回家后,安排孩子写观察 日记,以此来提高写作能力,当然这里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亲子沟通技巧。
很多家长在孩子考完期末试后会特别关注成绩,而忽略对试卷的分析。其实通过分析是可以发现孩子在学习习惯、解题习惯、思维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分数在60分以下的成绩,意味着孩子已经有很多学习问题了,如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落课、学习兴趣差、不喜欢任课老师、缺乏学习目标等,需要多花一些功夫来补缺了;而对60---80分的成绩则体现出孩子的学习不细心、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学习方法不灵活等;而对于80~100分的成绩则纯粹体现 在孩子的粗心大意、过度自信、或对成绩无所谓等学习习惯养成不够的问题。
当家长真正分析出了原因后,从方法、目标和动力上来教育和引导孩子,利用假期来弥 补他们的不足,把孩子的问题纳入假期学习计划之列,我想会让孩子做到心悦诚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