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六大问题家教模式让孩子厌烦
(2014-07-11 13:14:45)
标签:
育儿沟通技巧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教育 |
分类: 转载分享 |
家长课堂:六大问题家教模式让孩子厌烦
来源:凤凰网教育
第一,唠叨式
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请你们想一想,夫妻之间老唠叨你还烦呢。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
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望父母们下决心丢掉,不许对孩子唠叨式。
第二,数落式
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
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
将数落式彻底取消。就是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积极性的火苗扑灭了。
第三,训斥式
动不动就训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
俗话说:“有理不在嗓门大”。还有一种说法叫做:“责备可以,发火不行”。前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种哲理,后者则是积累起来的一种教子原则。不可否认,大多数做父母的都有感情用事的时候,当孩子的所作所为令人失望时,家长往往容易发泄一通心中的不满。的确,根据不同的场合,有时家长可以直接流露一下自己的情感。可是,大声怒斥究竟有多少效果呢?很值得怀疑。
我们知道因感情冲动而乱发脾气的怒斥同责备完全是两码事。从未大声怒斥过孩子的家长若采用以上的方法.的确能使孩子感到震惊。孩子定会从家长的这一反常态度中,去寻找父母发怒的原因:“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非常出格的事?”无疑,当时的效果的确很大。但是,一般的责备家长也总是大声地训斥,孩子更多的是出现讨厌的心情,而不去体会责备的用意何在。这样一而再,再而三,随着孩子这种心态的蔓延,即使家长嗓子都喊哑了,孩子仍无动于衷。孩子长大了之后,还会滋生一种反感:“以牙还牙”。有时竟还嘴,说“真讨厌死了”、“早就知道了”以表示反抗。因此,事实证明,大声训斥是一种最幼稚的责备方法。
大家一定听过伊索寓言中的“狼来了”的故事吧,其实在这里也是一样的,家长平时老是大声训斥,孩子会慢慢地习惯最后导致无所谓的态度,一旦当孩子真正犯错的时候,家长的指责反而不起作用了。
第四,打骂式
打骂式的父母数量不多,但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一定得取消。
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里的残余,这会严重摧残到孩子的心身。并且打骂教育,是属于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这不仅不会让孩子成材,并且还有可能会因为这种教育方式而给家庭造成悲剧,因此应避免出现。
从不考虑孩子的需要以及特点,只是一味地从自我出发,不许孩子出现半点差错或者是异议,让孩子无法感受到亲子之情与慈母之爱,致使孩子一直处在不安以及焦虑的状态下,那么会因此影响到孩子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由于孩子长期得不到爱以及支持,往往会导致孩子形成冷漠、孤僻、仇视、攻击、自信心差等不良心理问题,而且这些心灵的创伤,可能会成为日后孩子发生不良行为甚至是犯罪的根源。
打骂孩子而造成终生遗憾的事常常发生,有些孩子可能会由于不堪忍受而选择自杀的有很多,离家出走的也有很多,并且更有由于父母失手打死孩子。
第五,催促式
不断催促孩子,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
很多孩子说,我本来准备做作业了,父母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
请做父母的体会体会,本来你想干点事,想收拾一下屋子,想擦擦地,你爱人提醒一下,你快收拾收拾屋子吧,快擦擦地吧。你可能就不愿意干了。你本来主动要做的事情,本来还想得到别人欣赏的事情,别人一催,你反而不想做了。
是啊,在别人的催促下干,你还有什么意思啊?
小孩的心理其实和大人一样,小孩比你还稚嫩啊,你们成天欺负孩子,怎么可以呢?不可以的。
第六,愁眉苦脸式,处处为孩子操心,也叫操心式
父亲母亲的面孔对孩子有最大的影响。
请大家想一想你小时候父母对你的态度。父母要是对你不理解一下,呵斥你一下,父母苦着脸,或父母高兴一下,对你有很大影响啊。可是你现在当了父母却忘了这一点。这很不应该啊!
一个很好的孩子回到家里,面对的是一张数落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在家中从根本上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父母的这张脸有时候决定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