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如何看待“童言无忌”

(2014-06-22 19:49:18)
标签:

育儿

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教育

分类: 转载分享

家长如何看待“童言无忌”

  成都女报 
    

  核心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年幼的孩子童真、率真却令人发笑的无忌童言。

 

  成人中了以后会觉得孩子天真可爱,在嗔怪之余大笑一通。笔者以为这无忌童言背后也有文章,成人特别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笑过之后,还得仔细分析、正确看待“童言无忌”。

  1、 无忌童言是幼儿缺乏生活经验的表现

  幼儿正牌似懂非懂的阶段,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又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探究,于是就有了“上网就是屋顶上的蜘蛛网”“小白兔的耳朵是被拉长的”这一类无忌童言了。

  对于这样的无忌童言,我们既要提供正确的知识经验,又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适时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什么是上网?除了可以解释给幼儿听之处,也可以让幼儿和父母一起上网,亲身感受,还可以带幼儿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2、 无忌童言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再现

  幼儿的词汇不够丰富,语法还没能较好地掌握,因此常常会引发一些无忌童言。例如:“我要拿棒棒打小狗”会变成了“小狗拿捧棒打我“,等等。

  对于这样的无忌童言,成人切莫一笑了之。一方面要及时纠正幼儿的语言,给予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则应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多说多练,使其更熟练地掌握语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