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2013-06-04 07:49:37)
标签:
教育 |
分类: 转载分享 |
1.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幽默感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往往比不具幽默感的人更受到大家的喜欢。同时,幽默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更开心地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家庭开始越来越重视孩子幽默感的培养。
幽默是人生智慧
专家观点
支持专家:温州民康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丁万涛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俞磊
丁万涛主任和俞磊老师一致认为,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其心理基础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极情绪,消除沮丧与痛苦,舒缓紧张气氛,更能带给自己和别人喜悦和希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呢?
一、父母首先应该是幽默的人。上课幽默风趣、深受学生喜爱的俞磊老师认为,幽默感有先天的成分,不过后天的培养更加重要。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最真实的镜子,潜移默化中,父母的许多特点在孩子身上都得到再现。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为人父母者,首先要看看自己是否也需要培养幽默感?最起码,要能真正欣赏幽默。
二、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宽容地面对人事。乐观、宽容是幽默的精髓。要学会幽默,就要学会宽容大度,克服斤斤计较的狭隘思想,同时还要乐观。要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最重要的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站在孩子一边,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要帮助孩子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保持乐观。
三、热爱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无处不有幽默,只是缺乏发现幽默的眼睛。引导孩子用心去观察、感悟生活,培养对事物的洞察力,用自己的视角去看世界,不因循守旧,是提高幽默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质,以恰当的比喻,诙谐的语言,使人们产生轻松的感觉。
四、适当的自嘲也是幽默。真正幽默的人,不怕受人嘲笑,而且非常善于自嘲,而这种自嘲实际上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之上。
五、多给孩子看或读幽默轻松的故事。幽默有趣的小故事不仅能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喜欢上阅读,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同时,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乐天派,他们虽然遇到各种各样奇怪的困难,但总能化险为夷,继续乐观地对待人生。多给孩子读或看这样的故事,可以培养孩子对乐观情绪的向往。
六、多让孩子讲讲有趣的事。孩子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总是很有表达的欲望。这时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并发出会心的欢笑。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幽默感,大人还可引导他们编幽默故事,给课本、电影或电视剧改变甚至添加一个令人捧腹的结局。
丁万涛认为,培养幽默感是过程,不是结果。孩子们在学习幽默的过程中,学会用心地感悟生活,学会乐观、宽容地面对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林慎/整理
家长声音
家长要创造幽默环境
家庭环境潜移默化
健健妈:
幽默应该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而家庭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长平时跟孩子的相处,不仅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也包括幽默感。如果家长本身没有一点幽默感,却老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幽默,也是一个笑话!
另外,一些幽默的著作对性格的影响也非常大,特别是孩子还小的时候。记忆里巴尔扎克和鲁迅的文章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幽默感有点“冷峻”,小时候去图书馆我总是先找这两位作者的书。也许,我身上那并不多的幽默细胞,就是被这些文章所培养的,呵呵!而后,年龄稍大一点,钱钟书文中的那含蓄的幽默对我的帮助也挺大!
我家的小子是一个是非观非常分明的人,做事难免会有些死板。但也许是从小特别喜欢看幽默类书籍的缘故,他的作文大多比较诙谐。
其实,家长多跟孩子说一些轻松风趣的话,也有利于亲子关系。今天早餐的时候,跟我家的小子“散讲”,提及他在幼儿园时,曾因长时间粘在电脑前玩游戏,视力一度降到4.6。我用愤愤的口气说:“其实,那时候真该把电脑给砸了!”儿子饶有兴趣地问:“你用什么砸啊?”答:“用‘哈哈可乐派’砸!”(温州广播电台的一档讲笑话栏目),儿子刚好把一勺玉米浓汤送进嘴里,结果全喷到餐桌上了!
孩子的天真也是幽默
简简妈:
我同意健健妈的观点,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我家孩子非常天真,什么都当真,有时候恰恰也是幽默。有次我们坐车出去玩,过山洞时车内很黑,后面的同事给了我一些巧克力,出山洞后,儿子看见我手中的巧克力,惊奇地问我哪来的,我答:“过山洞时张开手,天上掉下来就接住了。”汽车再一次过山洞时,只听见同事咯咯咯地笑个不停:“你儿子的手都张酸了呀!”哈哈,他还当真了呢。
还有一次,我跟他说一个笑话:“今天,在妈妈单位里,有人啪的一声打死一只蚊子,我过去一看:‘死了?赔!我养的!’”没想到话音刚落儿子就两眼发红,冲着我就是一拳:“我要报仇!原来家里这么多咬我的蚊子都是你养的!!”
幽默感主要靠后天培养
怡情小静:
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家研究,人的幽默感大约有三成是天生的,其余七成则须靠后天培养。我觉得,家长在生活中要发现幽默,创造幽默,利用幽默。
1、用亲子游戏来让生活充满笑声。一个幽默的孩子肯定是爱笑的孩子,爱笑的孩子往往善于发现幽默和制造幽默。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多跟孩子玩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如躲猫猫、挂苹果,让孩子在游戏中充满开心的笑声。
2、用幽默的环境来安抚他。如当他学步摔倒、不小心碰到头时,或做错事情精神沮丧时,可以做个鬼脸,表示没关系;幽默的力量是无穷的,此时他往往会被大人扮的鬼脸逗得破涕为笑。不仅如此,家长还可鼓励孩子们模仿做鬼脸,做得愈怪异愈能得到赞赏。
3、用言语的幽默来引导他。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幽默故事,机智故事,脑筋急转弯等,训练孩子思维的敏捷性,丰富儿童的词汇。家长可引导孩子们编幽默故事,改编电影、电视剧的情节或添加令人捧腹的结局,来激发孩子的幽默感。
让孩子多听幽默小故事
宇轩妈妈:
个人认为幽默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1、常给孩子听一些轻松幽默的小故事或相声小品,不仅可以使孩子心情轻松愉快,而且无形中会形成孩子风趣的语言风格。记得《憨豆先生》系列短剧中憨豆那滑稽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和幽默的语言就常逗得儿子捧腹大笑。
2、在生活中营造轻松的气氛也能从小培养孩子幽默感。孩子哭闹时,父母除了常用的一些安慰手段外,也可以安抚她:“宝宝,你瞧你哭得像小花猫,鼻涕流得像瀑布,多难看啊!”这种诙谐的语言,比起单调的哄逗,不仅可以很快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破涕为笑,而且还可以使孩子学会幽默的语言技巧,培养良好的心态。而当孩子尝试着说出一些有趣的笑话或表演一些滑稽的动作时,家长请不要吝啬你的掌声,你的鼓励将使他的幽默感不断得到强化。
3、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比如“两人三足”、“袋鼠跳”等,不仅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增强亲子感情,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而且游戏夸张有趣的肢体动作妙趣横生的失误环节肯定让你和孩子忍俊不禁,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产生幽默感。
2.孩子的幽默感来自父母
有的孩子比较活泼,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他们所表现出的幽默感的形式也会有不同,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一个幽默的人会非常受大家的欢迎。有的父母想在幼儿阶段开始,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其实 ,孩子的幽默感来自父母,尤其是在学前阶段。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最真实的镜子,潜移默化中,父母的许多特点在孩子身上都得到再现。
要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为人父母者,首先看看自己是否也需要培养幽默感?最起码,是否能够真正欣赏幽默?韩侍桁说:“幽默既不像滑稽那样使人傻笑,也不是像冷嘲那样使人于笑后而觉着辛辣。它是极适中的,使人在理智上,以后在情感上感到会心的甜蜜的微笑的一种东西。”
幽默感在人的社交能力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擅长幽默的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比较成功,幽默风趣的孩子比缺乏幽默感的孩子更有魅力,更受欢迎。幽默感在幼儿期的教育与培养是完全有可能的,重要的是家长要根据幼儿当前的需要,抓住时机进行渗透和引导,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帮助他们学会运用幽默。那么,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呢?
⊙积极乐观的心态。幽默的心理基础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怕失败,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不是一味地悲观失望。
⊙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真正幽默的人,不怕受人嘲笑,而且非常善于自嘲,这种自嘲实际上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之上。
⊙敏捷的思维能力。幽默常常需要机智。而且幽默的人观察事物有自己的角度,不因循守旧,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观点新颖。因而常常会语出惊人。
⊙要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真正的幽默,需要用心体味。孩子要能欣赏别人的幽默。
⊙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词汇有助于表达幽默的想法。如果词汇贫乏,语言的表现能力太差,那也无法达到幽默的效果。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幽默故事,机智故事,脑筋急转弯等等,训练孩子思维的敏捷性,丰富儿童的词汇。
另外,父母在希望孩子具有幽默感的同时,请别忘记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有的孩子比较活泼,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他们所表现出的幽默感的形式也会有不同,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幽默来自人丰富的内涵,随着知识面拓宽,阅历增加,举止谈吐自然会有所改变。父母们不要操之过急,要耐心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幽默是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千万不要为了幽默而幽默,变成冷嘲热讽,或者变得油嘴滑舌。 文/伊阳
3.各年龄段孩子的幽默感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讨人喜欢,人际关系也要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下面是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小招数。
1~2岁:冲孩子做鬼脸美国许多父母在婴儿刚出生6周时便开始了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孩子学步摔倒时,父母冲他做鬼脸以示安抚,此时他往往会被你扮的鬼脸引得破涕为笑。
3~4岁:让孩子扮“爷爷” 3岁幼儿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感。当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见了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你还可以默许孩子装模作样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行步蹒跚,他会边模仿边大笑。
5~6岁:语言中体会幽默待孩子长到5~6岁时,便可能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十分敏感。如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绕口令的学习,都能使他们感到趣味盎然。与此同时,你也应鼓励孩子学习猜谜,甚至由孩子自己编一些简单的文字谜语。
7~8岁:已经初具幽默感 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父母应注意倾听孩子回家后讲述的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欢笑。文/麦斯
4. 3招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信息时报
“我的儿子非常羡幕那些说话风趣、幽默的小朋友。觉得他们特有人缘,走到哪儿都能带来一串笑声。他觉得自己缺乏这种幽默细胞,为此很苦恼。”家长王女士向记者问道。现代家庭开始越来越重视孩子幽默感的培养,在《早教视窗》栏目开设以来,本栏目经常接到家长有关“幽默感”话题的咨询电话。那么,到底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呢?
早教专家于春林表示,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在社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讨厌冷漠、讨厌忧伤,但决不会讨厌一个人所带来的欢笑。而具有幽默感的孩子通常很乐观,在生活中不断地制造欢笑,让周围的人感到轻松愉快,自己也会富有成就感和自信。因此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也较容易获得友谊,孩子的身心也随之得到更和谐的发展。据悉,在国外,许多父母在婴儿刚刚出世才6周时便开始了他们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父母故意抱着孩子作“下坠”动作时,一些孩子在体味下落感的同时,还会无师自通地意识到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小脸可能会漾起笑容。
广州某早教机构老师陈冰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幽默感。“幽默感30%来自天生的性格,更多的则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我觉得,家长在生活中要帮助孩子发现幽默,创造幽默,利用幽默。”陈冰表示,以下3个方法可以帮助培养的幽默感:
1 用亲子游戏来让生活充满笑声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多跟孩子玩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如躲猫猫、挂苹果,让孩子在游戏中充满开心的笑声。常给孩子听一些轻松幽默的小故事或相声小品,比如“两人三足”、“袋鼠跳”等,不仅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增强亲子感情,而且游戏夸张有趣的肢体动作妙趣横生的失误环节肯定让你和孩子忍俊不禁,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产生幽默感。
2 在生活中营造轻松的气氛
当他学步摔倒、不小心碰到头时,或做错事情精神沮丧时,可以做个鬼脸,表示没关系;此时他往往会被大人扮的鬼脸逗得破涕为笑。如孩子哭闹时,父母除了常用的一些安慰手段外,也可以安抚她:“宝宝,你瞧你哭得像小花猫,鼻涕流得像瀑布,多难看啊!”这种诙谐的语言,比起单调的哄逗,不仅使孩子破涕为笑,而且还可以使孩子学会幽默的语言技巧。
3 用言语的幽默来引导他
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幽默故事,机智故事,脑筋急转弯等,训练孩子思维的敏捷性,丰富儿童的词汇。家长可引导孩子们编幽默故事,改编电影、电视剧的情节或添加令人捧腹的结局,来激发孩子的幽默感。
5.父母发挥幽默感化解矛盾冲突
父母在与孩子有冲突时如果能发挥幽默感,不但能让自己不生气,也能化解孩子的反抗情绪。
有位朋友,是个十分风趣的人。秋收的一天,他拖着疲惫的步伐从田里割稻回家,想舀水来洗脸,却发现水缸里已经没有一滴水了(当时村里还没有自来水,村民吃、用水都要到河里去挑)。朋友没有责怪放暑假在家的孩子没有挑水,也没有命令他去挑水,而是拿起水勺对孩子说:“小伙子,你到隔壁大妈家里借几勺水先用一用吧!”孩子听出了父亲是在给自己提意见,他二话没说,就红着脸去挑满了整整一缸水。这就是用幽默的方式教育孩子的好处。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喜欢板起面孔说教,这样就不如来点儿幽默,教育效果将会更好。幽默是润滑剂,能使大家融洽地相处;幽默是快乐之源,能使我们的家庭生活充满和谐与快乐。在我们的家教中,恰当的幽默不仅能使孩子减少在大人面前的拘谨,还能使孩子在轻松一笑中接受良好和正确的教育。
前苏联著名诗人米哈伊尔·斯维特洛夫就是用幽默方法教育孩子的高手。有一次,诗人刚进家,就发现一家人慌作一团,诗人的母亲正在打电话给医院请求急救。原来,诗人的小儿子舒拉别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诗人明白:墨水是不至于使人中毒的,所以用不着慌张,而这正是教育舒拉的好时机。于是,他轻松地问:“你真的喝了墨水?”舒拉得意地坐在那里,伸出带墨水的舌头,做了个鬼脸。诗人并没有发火,他从屋里拿出一叠吸墨水的纸来,对儿子说:“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了,你只有把这些吸墨纸使劲儿地嚼碎吞下去了。”一场虚惊就这样被诗人的一句幽默话给冲淡了,并且在家人的嬉笑中结束。舒拉原想以此成为家中的焦点人物,但是未能如愿。此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出风头的“错误”了。
在家庭里,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不可忽视的手段,幽默感还可以感染孩子。在一个充满幽默欢笑的家庭里,孩子就会变得活泼、热情、开朗。目前,西方国家的教育机构相当重视对孩子幽默感的培养。作为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父母,与子女开些善意的玩笑,鼓励孩子说些健康的俏皮话,用幽默的方法教育孩子,是十分有益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绝非逗乐,而是在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的个性。
对待孩子的错误,严肃认真的批评是一种教育方法,有时采取幽默的手段同样也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不应总是用斥责或惩罚的方式对待犯错误的孩子,不要让孩子总是担心受到惩罚,而要使他们在明白自己的错误的同时破涕一笑,其效果往往比板起面孔训斥孩子好得多。
总之,父母多一分幽默,子女就更多一分笑声,多一分欢乐,多一分力量。幽默不仅能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人为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让子女在笑声中健康身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6.幼儿的幽默成长之路
你相信吗?幽默感还会陪着你的孩子
一天天长大,你发现了吗?
有一天,我和我4岁的儿子在玩耍时,他突然故作神秘地对我说:“妈妈,妈妈,有人在敲门。”
我也故作惊讶地说:“谁在敲门呀?”
“奥特曼!”
我明知故问:“谁是奥特曼呀?”
“他是专打坏蛋的英雄”,说着,儿子就开始扮作奥特曼的样子,顾自进入角色。
——多么有意思呀,一个4岁的小孩已经开始掌握说笑话的技巧。
孩子成长过程中,相对于走路、说话、自己去厕所这些带有标志性的行为,说笑话可能并不能算作里程碑。但是孩子能自己发现可笑的事情,并把它表达出来,实际上是一个他在慢慢长大的标志。幽默感是家长了解洞察孩子内在性格和个性发展的一个窗口。我们也会随着发现孩子幽默感的增加而真正哈哈大笑。
其实,孩子就是在你的眼皮底下,一天比一天变得更有幽默感的,你发现过吗?
婴儿时期:幽默是本能
当然,我们都知道,婴儿还不能说笑话,但是他们却的确可以逗大人开心,而那些搞笑的事情也会随着他长大而渐渐离我们远去——如果你没有来得及细心发现并且记取。
幽默的种子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可能有很多天生的因素,但也有可能是家里人和朋友们,或许还有电视,带给了婴儿搞笑的本事。即使是婴儿也能发现搞笑的东西,就是那些通常不起眼意想不到的事情带给我们的笑声。
当婴儿长到3到4个月大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了解周围的事物。每一次新奇和激动的动作,比如:举高,旋转,都会引来他们的笑声,他已经开始有幽默感了。
声音和颜色也会使婴儿发笑。我印象最早最深的一次记忆是,我在婴儿床的上面装上了能发出音乐的转铃,我听到了我儿子发自内心的开心大笑。
到了孩子6个月的时候,他就会对你用笑来表达情感了。这可能是因为刚换完尿布,刚吃完奶,或任何感觉愉快的事情,他都会对你痴痴地笑。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鬼脸,小猫的叫声或可笑的话也会使婴儿发笑的原因。
这阶段幽默感的培养
当你在给婴儿换尿布的时候,可以吹口哨,扮鬼脸或者干脆戴一块干尿布在头上,总之就是在做简单的事情的时候,让你的表现偶尔有所不同。这样,当你面带微笑的为他做些改变时,你的宝贝他一定会马上发现的,而你也很快会从他的回应中得到他所给你的快乐。
蹒跚学步时期::一个小喜剧演员
对于蹒跚走路的孩子,大人照看他们可能需要比照顾婴儿投入更多精力,但他们会带来的快乐也会更多。变调的歌曲,戴在手上的袜子,走路东倒西歪的样子——有时,你真的不能不非常惊讶,这么小的孩子竟会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举动,以至于给大人们带来这么多欢乐。
如果说,婴儿带来的是出人意料的开心,那这个年龄的孩子可能会带来的,就是应接不暇的惊喜。就譬如那个在学步车中歪歪扭扭踢皮球的样子,看起来就像有人在背后故意控制他们去做滑稽的表演一样,实在是太可笑了。“还有,当我女儿老是穿着她爸爸的大鞋在屋里走来走去的时候,我就像进入到了一个童话剧里,在参观精灵的游戏。”
这个阶段,家长可能已经注意不到电视上的喜剧演员或喜剧小品了,因为在家里就有一个天才的喜剧演员,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节目。他们总会不合时宜地说些莫名奇妙的词汇或句子,总是会做些出人意料的动作或行为,在屋里跑来跑去,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这些都是这个年龄孩子的专利,享受这些美妙的时光和快乐吧。
这阶段幽默感的培养
父母应该努力去喜欢那些看起来幼稚无聊的歌曲和故事,并努力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去。没有什么比父母加入孩子的假扮游戏,并努力参与更能激发孩子的幽默感了。
7.孩子获得幽默感的途径
《母子健康》
学龄前时期:欢乐工厂
4岁的肖乐总是会拿英文banana(香蕉)做为笑话的开始,由于刚开始学英语,对一些词汇总是会弄混,但英文banana(香蕉)这个词,他记得很熟,所以遇到不会的词汇就用这个词汇代替,弄的他父母哭笑不得,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词会有这么多用途。
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突飞猛进,说话成了他们的娱乐,也成为家长的快乐。他们会用学到的词汇或语言试着编些故事,这些故事可能就会成为笑话,虽然他们并不这样认为。他们也可能会背一些押韵的古诗,但平仄却不够准确,或者把上半句直接安到另一首诗的下半句前面去,终于这也变成了一个乐子。
学龄前儿童另外一种幽默方式是他们开始非常执著地关心那些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事情。譬如,随着尿布的远离,他们可能会对身体感兴趣,并想知道身体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时候,家长应该给孩子讲解一些简单的身体方面的知识,以免他们会对打嗝、放屁等事情好奇而偷笑。如果家长忽略了这些,可能就会错过很多有趣的事情。
这阶段幽默感的培养
孩子说了一个笑话,家长却没有感觉到可乐,那样可不好。无论如何在孩子逗你笑的时候,放声大笑吧,他只是想逗你开心而已。这实际上也是在和孩子在一块玩口头幽默的游戏。随着你和孩子共同阅读和说话的增多,孩子将会带来更多有意思的词汇、句子或故事,孩子会通过这个过程增加对世界的认识,而家长慢慢也就会看到更多有意思的节目。
学龄期儿童:快乐开关
等孩子长到六七岁的时候,他们将开始说各种笑话和发表各种评论,家长将会发现他们不仅很聪明,而且所说的内容也实在有趣。
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已经掌握了说笑话的语言技巧。有时,他们在说双关语的时候你有可能都不相信这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说的话。当然,他们也可能老是会说那么几句常说的话而惹人烦,但不要着急,很快他们就会编出自己的笑话。
幽默感也是一种社交的工具。李太太说,“我9岁的女儿上语文课时,造句中总会出现搞笑的部分,总是会把语文老师逗乐。”就像成年人一样,孩子们也会分享他们的幽默感,友谊也是在这种分享中慢慢建立的。
你的孩子可能仍然喜欢在澡盆里玩耍或打枕头仗,这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可能没有完全长大,但是随着有趣的故事和滑稽的节目增多,将会慢慢改变这种状况。
这阶段幽默感的培养
当孩子与伙伴们一块开心玩耍时,他们的幽默感也会一块慢慢地互相影响和分享。他们有自己的沟通方式,用只有他们彼此才能懂得的语言分享快乐,那些快乐往往并不完全为大人所知。所以要给孩子更多与他的同龄人相处的机会。
而同时,父母与孩子一块看电视,吃饭时一块讲笑话,或者说些自己遇到的可笑的事情,都是孩子获得幽默感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现在,我的孩子们给我讲笑话,我也向他说些我遇到的有趣的事,这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有两个儿子的LILY如是说。
我们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会体会到孩子从出生带给我们的欢乐,也最终会领会他们带给我们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