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称:孩子不与爸妈分床睡危害大

(2013-05-19 18:32:20)
标签:

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教育

育儿

分类: 转载分享
专家称孩子不与爸妈分床睡危害大
来源: 大河网
 

    调查显示,春节期间,许多中小学生都跟父母同床睡过觉。

    对妈妈们来说,将宝宝揽在怀中,美美地睡上一觉,绝对是件惬意的事。然而,如果父母一直陪伴孩子,不分床,对孩子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现实中,甚至有父母没有和孩子分床长达19年。孩子长大了还不分床,到底是爱,还是害?专家表示,家长应温柔地坚持,尽早和孩子分床睡,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记者谭萍 王灿 实习生 刘艳艳

 

    个案

    担心儿子睡不好,母亲陪伴19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南方小城里的一名母亲,自从儿子出生之后,就一直带着儿子睡,整整19年,直到儿子考上郑州的一所大学。

    可到开学报到的时候,儿子却死活不肯自己一个人去念书,母亲只好撇下工作送儿子去报到。到了学校,儿子又不肯住在宿舍,母亲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买来家具、电器和所有生活用品,并陪他住了些日子,直到实在不能耽误工作才离开郑州回家。

    母亲临走时,特意留了20多万元给孩子,生怕他在外地吃不好穿不暖,这一大笔钱是父母半生的积蓄。母亲还雇来一个钟点工,每天给孩子洗衣做饭、收拾家。但即便如此,她还是不放心,开学头两个月,每个周末她都风尘仆仆从南方跑到郑州看儿子,陪儿子住两天,然后哭天抹泪地回家。

    不承想,儿子的大学生活只维持三个多月,一个学期还没结束,他无论如何都不肯上学了。母亲拗不过他,只好同意暂时休学。夫妻俩因为孩子是否应该回学校上学的事争得不可开交。父亲气得住了医院,母亲不得已辞去工作,带着孩子来郑州上大学。这一去又是四年,直到去年孩子大学毕业,夫妻俩才算结束两地分居的日子。

    如今,孩子虽然在母亲的日夜照料下念完了大学,但成绩平常,靠父亲的关系找了份工作,至今没有谈女朋友。他说,他不敢谈恋爱,因为没有母亲在身旁,他睡不着、睡不好。父母生气又无奈,孩子却反问父母:“如果从小让我自己睡,怎么会有今天的事?”

 

    剖析

    家长盲目的爱,伤害孩子一辈子

 

    “这件事再次证明,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家长。这句话虽不完全正确,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说。

    他分析道,这个事件中,家长不明白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帮助孩子成长,而不应该以所谓爱的名义去伤害孩子。父亲虽然最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却一直在妥协,其实也相应服从了母亲爱的理念,最终造成母亲带着儿子睡了19年,“这是夫妻俩共同作用的结果”。

    蔡劲林表示,该事件是个极端案例,不过,在他身边却发生了不少类似的故事。“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到十四五岁还跟着母亲一起睡,很常见。”他说,还有更极端的,曾有40多岁的男子还跟着母亲睡的案例。这名男子年轻时出现问题,和家里脱离了十几年,反复出现在戒毒所,在戒毒、复吸中生活。直到30多岁时,戒毒差不多了才回到家里,并出现一定要跟着母亲睡的状况。“从心理学上讲,这叫退行行为。”

    “孩子无法自己一个人睡,其实是孩子害怕独立,过分依恋母亲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父母害怕失去孩子的一种表现,害怕孩子脱离父母的怀抱,从而失去亲密感。”在蔡劲林看来,如果出现类似情况,父母应及时面对,主动解决问题。作为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帮助孩子尽早脱离父母,让孩子独立成长。

 

   调查

    “恋上爸妈的床”,女孩依赖,男孩脆弱

 

    记者随即采访了20位10岁以内的孩子家长,其中,9名孩子还和父母、长辈一起睡;6名有时和父母一起睡,有时自己独立睡眠;另有5名是独自一人睡觉。有时孩子到了七八岁依旧和父母同床睡,不一定是孩子不肯分,也可能是大人舍不得。分不开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家长怕孩子生病,担心孩子会蹬被子着凉,担心孩子受委屈,担心孩子会摔下床等,从主观上不愿意与孩子分床。

    如果父母一味妥协,坚持和孩子一起睡,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好的影响,一是使其丧失人际互动的能力,二是对孩子性心理发展起到不好的影响。

    “孩子在3岁以前属于心理学上说的依恋期,3岁以后孩子开始逐渐社会化的过程。这个时期,如果条件允许,是实行分床睡的最佳时间。从心理学来说,父母的亲密关系是孩子不能介入的,如果孩子一直介入其中,对孩子的情感发展、独立性、自信心等都会有影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邰阳说。

    邰阳表示,从房间安排也会体现出家庭关系模式,这种模式会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表现出来。一般分不开的孩子,女孩会比较依恋,男孩比较脆弱。到了该分床的时间就要分,这也是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上都会有体现。

 

    建议

    和孩子分床,父母应“温柔地坚持”

 

    专家表示,其实,从宝宝出生以后,就可以分床睡。孩子出生以后,一般都准备有婴儿床,可以把婴儿床放在父母身边,这样做一是可以使孩子及早脱离父母怀抱,二是防止父母无意中对婴儿的伤害。

    孩子三到六岁时,家长应尽量和孩子分房睡觉,最晚不要超过六岁,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尤其是异性家长,陪孩子同床睡,不要超过四岁,长时间坚持陪孩子一起睡,会导致孩子在性取向方面出现异常状况。

    蔡劲林建议,在和孩子分床睡的过程中,刚开始会很困难,孩子会不停哭闹,出现不适应的过程。家长一定要明白,这个过程很正常,是必经阶段,家长会产生焦虑和内疚感,此时家长应及时鼓励孩子,最好“温柔地坚持”。

    蔡劲林说,家长在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过程中,也可以做适当调整,比如第一天,陪他睡一会儿,等孩子睡着以后再离开。一到两周以后,可以提早一点走,等孩子困的时候,找个借口拿东西或者出去一下,就不再回来,让孩子自己睡觉。再过一段时间,可以设置睡眠环境,给孩子开个夜灯,或者把门打开,等孩子睡着以后再离开。

 

链接:

跟孩子分房睡5岁最适宜

来源: 广州日报
  专家建议:

  5岁左右较适合分房

  余金龙建议孩子3岁以后可以考虑分房睡,5岁左右分房最适合,“如果上小学以后还没有跟父母分房睡,就有些晚了”。

  “为什么5岁左右分房睡最适合呢?”余金龙说,4~6岁是性蕾期,孩子在5岁左右,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差异,这成为确立自身性别认同(即确认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的基础。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这个时期孩子的性行为相对较活跃,如手淫、大腿夹紧等。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与孩子分开睡,可以给他们自己的空间,培养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

  不过,他说,对于坚决不愿分房睡的孩子,也不要强逼,家长要多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孩子可接受的办法,例如,可以通过奖励的办法诱导孩子分房睡,如果成功了,第二天,应对孩子的勇敢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通常在一周后,孩子就很乐意自己一个人睡了,并且从此大多不愿意再跟父母睡。

 

  小贴士:

  跟孩子分房睡有技巧

  1.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让孩子的房间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以便于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

  2.刚开始分房睡时,一定要在睡前陪伴孩子,拥抱孩子;

  3.睡前给孩子讲故事或跟孩子一起看书,让孩子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准备;

  4.孩子入睡前尽量不要太兴奋,不要看电视,不在睡前批评、斥责孩子;

  5.临睡前让孩子排空小便,尽量不起夜;

  6.告诉孩子,你的房门不会锁门,只要他需要帮助,一定可以得到帮助;

  7.当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时,父母可以与孩子暂时同睡,待孩子康复后再让其独自睡。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余金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