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家教经C1版
寻找深圳最爸爸系列报道(5)
“好家庭传承更多的是精神基因”
本报记者 杜梅
刁洪涛的名片上有许多名衔:深圳市橄榄枝残友互助中心成员、深圳市义工联拥抱阳光精神健康服务组大组长、深圳市拥抱阳光义工艺术团团长、深圳市生命之光帮教协会理事,等等。这些都是公益工作。他曾获得广东省志愿者银奖、深圳首届百优义工,2011年还获得了深圳义工服务市长奖的提名奖。2012年,刁洪涛的儿子、莲塘小学六年级学生刁兴宇,因长期跟着父母助人为乐,成绩显著,荣获深圳市美德少年称号。
谈到这些,刁洪涛说:“好家庭传承更多的应该是精神基因。”
父母是一面旗子
刚参加工作时的一件事,让刁洪涛记忆深刻,以至影响了他今后的待人处世态度。刁洪涛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离家较远的一个地方。第一天上班,师傅跟他聊天,问他住哪,父母是谁?刁洪涛如实回答了,师傅很激动,说:“啊,你就是老刁家的孩子啊!你父母可真是好人啊!”
刁洪涛听了有些吃惊,心想,离家这么远,都有人认识爸妈,评价还这么高,那我必须好好工作,不能给爸妈脸上抹黑。
“父母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对人热情,好客。”刁洪涛记忆中,从小就感觉到自家跟邻居家不同,首先,家里像个大食堂,什么人似乎都可以来家里吃饭。所以,每当家里准备了好菜,刁洪涛就知道,今天家里又有客人了;其次,他和姐姐明明是城里人,却像个农村孩子一样,每天放学之余,还要挑水担粪浇灌自家的蔬菜地。有一年,快春节了,别的孩子都坐在家里看电视吃零食,他却还要去给蔬菜地浇水。当他晃晃悠悠地挑了一担粪水走向菜地时,脚下一个趔趄,连人带桶都摔倒了,粪水泼了他一身……
如今,刁洪涛40多岁了,还能一字不落地记着父亲对他说过的话:“一个人,不要整天要求别人为你做什么,要多想想,你能为别人做什么。”
刁洪涛的父亲是技术工人,母亲是教师,单位里都有许多家在外地的年轻人。看到这些年轻人,要么因为离家远,要么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生活得颇为艰难,他们就会主动邀请年轻人来家里吃饭,改善一下伙食。来得次数多了,渐渐的,大家也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可是,父母的收入并不高,怎么解决经济不足带来的拮据呢?刁洪涛父母想到了带领子女开荒种地,自己种植蔬菜。从此,他们家再也没有买过蔬菜。
刁洪涛的母亲是安徽省的道德模范,他们家也是安徽省第一例无偿献血家庭。刁洪涛还记得,1999年,父母领着全家去献血时的情景,因为之前没有无偿献血的先例,以至血站工作人员不得不临时去商场买证书……
幸福就是跟大家一起开心地笑
祖辈和父辈的榜样作用,深深地影响着刁家第三代人的成长。如今,课余多数时间,刁兴宇都会跟着父母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如,参与“拥抱阳光精神病人服务”、社会调研组帮困助学服务、义工艺术团社会公益演出、高交会服务、文博会服务、关爱行动服务、大运会志愿者服务等多种社会志愿者服务,俨然成为了一名小小的深圳“老”义工。
“父母对孩子的最大影响,来自精神基因的传承。对孩子说一万句,不如自己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给孩子看。”
刁洪涛有这样的深刻认识,源于当年父母对自己教育的反思。他想,父母用无声的行为,为自己树立起了榜样,我也应该让自己的孩子,耳濡目染到父母的榜样作用。“一个人将来上什么大学,甚至上不上大学,并不重要,但怎么做人,却能决定你一生的幸福指数。”
什么是幸福呢?
刁洪涛说:“心里有自己,更有别人。”
而刁兴宇说:“幸福就是跟大家一起开心地笑。”
“儿子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他能在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比如,儿子不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即便是路边乞丐,看到了,也能热情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称呼,能帮助就尽力帮助他们。自私是如今独身子女父母最头痛的问题,如果孩子心里能多装一点别人,自私的余地就会少一点。”
刁兴宇让老师们交口赞誉的地方是,学习优异的他,能无私地帮助同学。他的同桌成绩偏弱,他就主动跟他结成对子。他跟父母保证说:“我要跟他一起进步。”
同学们也非常喜欢去刁兴宇家学习,刁家不大的客厅里,时常有10多名孩子一起学习。孩子们跟着刁兴宇一起,比赛背书,比赛写作业。许多孩子以往要写到晚上11点的作业,现在,八点前就能做完,回家复习功课就行了。看到孩子变化这么大,以至有家长对刁兴宇妈妈说:“干脆我儿子就放你们家养算了。”
尊重孩子,让孩子表达己见
刁洪涛说,刁兴宇以前也有许多不好的习惯,单单是作业拖拉一项,就让他们烦恼不已,作业拖到十一二点是正常事。
怎么改变的呢?
刁洪涛反思:当孩子有了问题后,父母通常都会很焦虑,解决的方法也会很简单粗暴。自己以前对孩子最常讲的一句话是“让你长点记性”,实际上就是惩罚孩子。但这样的方式,并不能使孩子真正改变。一次,在和孩子开诚布公交流后发现,儿子之所以拖延作业,是因为担心自己做完了,父母再布置另外的作业。找到原因后,解决的方法也就有了,他们向孩子保证,不会再布置额外的作业。结果,晚饭后7:30,刁兴宇就写完作业了。
刁洪涛感慨道:“抓不住家庭教育的要领和重点,让自己走了许多弯路。现在感到轻松多了,孩子一旦有了问题,先冷静下来,克服急躁情绪,寻找原因,再对症下药。”对此,刁洪涛有两点深刻的体会:1.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拿主意,决定自己的事;2.教会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
刁洪涛最后悔的一件事,是当年没有听取孩子的意见,自作主张,买了钢琴,然后逼孩子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能尊重孩子,让孩子也参与决定自己的事,学习的动力就会更强。”
好爸爸要严和柔情兼备
天空很大,也很野。刁洪涛说。“好父母不仅要传授自己成功的经验,也要传授自己失败的经验,这样孩子才能看到一个完整实现中的世界。”
刁洪涛平时参与的公益活动很多,很忙。但是,再忙,他也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跟儿子相处。他跟儿子讲爷爷奶奶的故事,讲自己和妈妈相识的经过,就连自己年少时的各种糗事也不隐瞒。他告诉儿子:“你经历的,我都经历过,所以,无论你做了什么,我都能理解你。当然,你要想玩什么花招,也瞒不过我。”
但是,刁洪涛依然认为,父亲应该有父亲的育子方式。刁洪涛的方式是“大棒加胡萝卜”。“大棒”意味着威严,“胡萝卜”代表着“柔情”。
“这样说,是有什么故事吗?”记者问。
“家庭由夫妻和子女组成。夫妻之间难免有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被孩子看在眼里,钻了空子。一次,我跟太太发生了争执。兴宇看到我们顾不上管他,就偷偷地做我们平时不许他做的事去了。事后,我严肃地跟他谈了一次话,我跟他讲,父母发生争执,是成人之间的事,孩子不应该乘机“捞油水”。无论是否有人管,好孩子都应该做好自己。当然,我们不该当着你的面争执。我们都要改!”
有时,刁兴宇会抱怨爸爸陪他时间太少,妈妈就会说:爸爸很辛苦。刁兴宇嫌妈妈太唠叨,爸爸就会说:妈妈很疼你。“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是,表达爱的方向应该一致。”
采访后记
刁兴宇的妈妈张显霞,也是广东省的五星志愿者。她曾经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为了照顾家庭,她放下了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中。8年来,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她带领着一支义工团队,每天为深圳市精神残障边缘人群从事义工服务。此外,还不忘充电学习,经过两年半的努力,2012年,她取得了北京交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和国家级物流师证书。刁洪涛对太太的评价是,太太对这个家的付出是千辛万苦、身体力行。他深有感触道:“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夫妻俩合力教育的结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