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深圳最爸爸》系列报道2:最是那温柔的一抱
(2013-01-15 14:50:14)
标签:
家庭教育教育亲子关系育儿 |
分类: 好爸好妈 |
南方教育时报 12月14日C1版
《寻找深圳最美爸爸》系列报道2:最是那温柔的一抱
本报记者
“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能一味责怪,甚至打骂。要先理解、接受孩子,然后再把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表明。这样,孩子也会愿意去理解和接受你的情绪。父母冷静了,才能正确地跟孩子分析犯错的原因和影响。”
——包建帅
包建帅是宝安东升实验学校的教导主任,他是校长贺志东隆重推荐给我们的。包建帅的儿子包金晨目前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博连读。他的导师朱中梁先生是中科院院士、解放军第57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包建帅非常谦虚,说自己并没什么特别的教子之方,可从他的讲述中,记者却捕捉到了一个特别温馨的“拥抱”故事。
那年,包金晨6岁,他们还在老家。那天,下着大雨,家附近小河里的水涨得非常高。平时,孩子们都喜欢到这里来游泳,所以,每到下雨天,家长们都会叮嘱孩子们别靠近小河。然而那天晚上,快7点了,包金晨还没有回家。包建帅到邻居家一打听,他们的孩子也都没回来,家长们急得团团转。
望着窗外的大雨,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条涨水的小河。于是,家长们马上跑到河边,分头寻找。然而,找了一个多钟头,也不见孩子们的踪影。正当大家想回家拿打捞工具时,有人跑来说,几个孩子都回家了。
原来,几个孩子跑到卫生所,捡点滴瓶的瓶盖玩去了。
其他家长,见到灰头土脸又浑身湿漉漉的孩子,立马抓过来,“啪”地一巴掌扇过去。伴随着孩子的哭声,家长的训斥声也不绝于耳。但是,包建帅不同,虽然他也是一把抓过包金晨,但没有打他,而是把包金晨紧紧地抱在怀中,轻拍他的背,道:“回来了就好!你可把爸爸急死了!”
包金晨被爸爸这一温柔的拥抱给惊呆了。这时,包建帅才缓缓地告诉儿子:自己是怎么找他的;找不到他,是怎么着急的;看到不断上涨的河水,自己又是怎么绝望的,等等。听到这里,包金晨也“哇”地哭了,他向爸爸保证,以后再也不会犯类似错误了。
“从那以后,儿子真的再也没有玩到那么晚才回家了。”包建帅说。
包建帅觉得,包金晨如今学习和生活都不用他和妻子操太多心,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也许和小时候那次“拥抱”有很大的关系。他说,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能一味责怪,甚至打骂。要先理解、接受孩子,然后再把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表明,这样,孩子也会愿意去理解和接受你的情绪。父母冷静了,才能正确地跟孩子分析犯错的原因和影响。
包金晨上3年级的时候,一次,学校号召大家买校服,然后把所得的钱,捐助给山区学校。由于包金晨是班干部,老师建议他起带头作用,买两套校服。
当时,包建帅家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要一下子拿出近百元钱买校服,的确有些为难。懂事的包金晨,一直不敢跟父母开口。直到不能再拖了,才对包建帅提起,并且说:“爸爸,我们就只买一套吧!”
包建帅心里也在犹豫,但和妻子商量后,他还是决定帮儿子把两套校服都买下来。不过,要请儿子和老师商量,容许过几天再交钱。3天后,包建帅终于凑齐了钱。那天放学,包金晨非常开心地说:“爸爸,今天同学们都说,我爸妈对我真好,特别羡慕我!老师也表扬我了!”
包建帅说,当时答应买下两套校服,就是想让儿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关注,让他更加自信。而且,这次买校服,也是一种捐助,他希望儿子能从中学会,要尽自己的可能,去帮助他人。
包建帅说,儿子从小到大,他一直很喜欢和儿子散步,边走边聊中,既能增进父子感情,也能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比如,儿子小的时候,看见桥柱,他就会向儿子介绍桥柱的作用、形状,还顺便把圆柱形的相关知识讲给儿子听。现在,父子俩仍喜欢一起散步。不过,现在他们讨论更多的,是彼此看过的一本书,或是听到的一件事。因为父子间的交流从没中断过,父子间浓浓的亲情也从没疏远过。
“温柔不是母亲的专利,好爸爸也可以给孩子温暖的拥抱。”包建帅如是说。
采访后记
采访包建帅,最大的感受就是: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慈父。他告诉我,至今,他还会拥抱儿子。我想,这一点,一定会让许多父亲嫉妒。
好关系胜过好教育。谁说父亲就是严厉的代名词?慈父严父都是好父亲,包建帅父子的故事诠释了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