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和听

(2012-11-12 10:25:42)
标签:

教育

亲子

杂谈

分类: 家教随笔

看和听
杜梅/文

    许多小故事胜过大道理!
    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负责煮粥,他发现有脏东西掉到了锅里,连忙捞了出来。正准备倒掉时,他忽然想到,一饭一菜都来自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看见了,以为学生在偷吃,便教训了学生。经过解释,孔子恍然大悟。于是孔子感慨道:我亲眼看到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道听途说呢!
    这是个“看”的故事。还有个“听”的故事:
    美国某著名主持人采访一个小孩子时,他问这个小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小孩子天真地告诉他自己要开飞机。主持人又问,如果有一天,他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后,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他将会怎么做。
    小孩子想了想,说:“我会先请我的乘客绑上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跳出去。”
    在场的人都大笑起来。主持人一直看着这个小孩子,想知道他是不是个自作聪明的家伙。这时,小孩子的眼泪夺眶而出。主持人心里一动,于是再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小孩子答。
    生活中,除了睡觉,每分每秒我们都离不开“看”或者“听”,每分每秒都在“看”或“听”。然而有多少次,我们是在专心地听、耐心地听、真诚地听,甚至驻足下来听,直到对方把话说完?又有多少次,我们在看了之后能跃过眼睛再去寻找事物的真相?
    我们是不是总是过于轻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然而,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就那么忠实可靠吗?
    真相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你看到的和听到的并非是真的。对于真相的探究,除了眼睛和耳朵的参与,还需要我们思考。《礼记·大学》中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能专注地听、看,他就无法听到或看到自己真正想要听到和看到的,就会听风是雨,看山是水,就会胡听、乱看。
    我特意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关于“看”和“听”,并非我们平常以为的“看”就是“看”,“听”就是“听”,而最重要的注解都有“判断”的意思——老祖宗造字时明确地警示我们:真正的“看”与“听”,是超越原始感官的认识,是内心反省的升华!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又怎么听呢?
    (《特区教育》理论刊1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