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影响比单纯教育力量更大”
——访音乐家姚峰先生
本报记者 杜梅
随着电视剧《甄嬛传》的热播,《甄嬛传》主题曲和插曲的演唱者、央视第十三届“青歌赛”流行组冠军姚贝娜也成为大家喜闻乐道的人物。人们在欣赏了她富有磁性的声线、凄婉动人的倾诉之余,也忍不住想探究她成长的轨迹,以及父母给予了她怎样的影响。
5月23日晚,姚贝娜的父亲、广东音协会副主席、深圳文化艺术专家联谊会副会长姚峰先生,在深圳音乐厅举办了“《迎风飘扬的旗》姚峰合唱作品音乐会”,同时,还举行了《姚峰声乐作品选》精美套装大碟的首发式。姚峰先生创作过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如《我生在1978》、《又见西柏坡》、《迎风飘扬的旗》等。
六月一日,记者采访了姚峰先生。
快乐是相对的
姚峰说,由于他们夫妻俩的职业都跟音乐有关,他是作曲家,太太是歌唱家,所以,女儿姚贝娜四岁,他们便让她开始学习钢琴,意在培养其爱好。
“太太比较严格,她想,既然女儿选择了学习钢琴,那么就应该认真地学。可是,那么小的孩子,每日面对极其枯燥的重复练习,肯定不喜欢。所以,小姑娘小时候学琴是不太快乐的。如果用10分制计算,可能四分快乐,六分不快乐。”“小姑娘”是姚峰对女儿姚贝娜的昵称,从小叫到大,现在仍这么叫。
长大后,姚贝娜说起自己小时候痛苦地学习音乐的经历是“被音乐”。即便如此,她还是认为“虽然有些被强迫,但却给我今后的演唱和创作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
姚峰说:“快乐是相对的,如果一个人太快乐了,也就意味着最终无法快乐。”他打了一个比喻,说:“好比自由,如果一个人过于追求自由,最后可能反被自由所约束。”
最初,姚峰并没有想让女儿成为歌手。“小姑娘虽然小时候一直喜欢哼哼唱唱的,但是9岁之前,我却从没有听她唱过一首完整的歌。”后来,姚峰在偶然中发现,女儿乐感很强、嗓子条件也不错,6岁就能听清钢琴上的所有音符。
“虽然如今小姑娘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她不是天才。她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后天不断学习和努力的结果。”
姚峰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听女儿完整地演唱了一首歌时的情景:那天,放学后,姚峰随意地问女儿:“小姑娘,在学校有没有学唱歌啊?”姚贝娜说:“有啊。”“那你能不能完整地唱一首歌呢?”“我能唱《国歌》。”
姚峰掀起琴盖,弹起了前奏。于是,姚贝娜唱起了《国歌》。唱完,姚峰感到非常意外,也非常激动,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完整地听女儿演唱一首歌。他发现,小姑娘的演唱非常到位:声音挺拔、高亢、清澈,且富有感情,高音部分也唱得很好。
姚峰由衷地夸奖女儿说:“小姑娘,你唱得太好了!”
“原来小姑娘有唱歌的天分呢!”姚峰心中不由得欢喜。
“松”“弛”结合,更能成就孩子
姚峰生性为人宽容、乐观,对于女儿的点滴进步,总是给予永远的赞美和欣赏。
至今,他还记得姚贝娜5个月时的一件事:一次,姚峰正背对着女儿睡觉,忽然,他听到一阵摇铃声。他问太太:“是谁?”太太说:“女儿。”姚峰立刻向女儿转过身去,说:“好聪明的小姑娘!”其实,任何小孩子都会摇铃,但是,在姚峰眼里,女儿就是聪明。
姚峰欣慰说,从小到大,他的小姑娘永远能从自己这里听到鼓励!而他至今的育子信念依然是:表扬、表扬、再表扬;鼓励、鼓励、再鼓励;欣赏、欣赏、再欣赏!
姚贝娜也正是因为有爸爸的这份鼓励和宽容陪伴,长大后,才养成了“阳光、潇洒”的性格。
姚峰解释说,对于孩子,父母仅有严格是不够的,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开心,是玩乐,而一味的严格就无法让孩子感受到快乐。鉴于太太对女儿比较严格,所以,他对贝娜的教育,基本上是“放养”。
姚峰笑道:“太太一直埋怨我不管女儿。现在看来,说不定,就是她的紧加上我的松,才促使小姑娘学会了思考,成为现在富有个性的姚贝娜。”
“只有‘圈养’和‘放养’相结合,才能激发出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因为音乐人不是匠人,音乐需要开放自由的心灵。”
采访中,姚峰多次强调:他从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实际上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和相互影响。而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更甚于某些空洞的教育。润物细无声似的渗透,更能改变人。
一次,姚峰和女儿在接受采访时,主持人曾给父女俩出过一个“难题”,希望他们给彼此的作品打分。结果,他们都给对方打了满分。
姚峰说,如果自己创作了有时尚感的歌,多多少少是受了女儿的影响。
而父亲在姚贝娜心里,则始终是自己崇拜的偶像和百科全书。无论什么问题,只要她问父亲,父亲就能从容地回答她。
“父母跟孩子是两代人,彼此间肯定有代沟。所以,沟通交流很重要。虽然自己现在和小姑娘住在不同的城市,但是隔三差五都会跟她电话交流。沟通不仅让我们增进了了解,也能互补有无。比如,我可以从她那里学习到时尚的东西,她可以从我这里获取到传统的文化。”
“女儿虽然是个乖乖女,有时又很另类,有很多奇异的想法,但我们都尽量去理解对方,最后也都能明白对方。”
是父女,也是朋友
姚贝娜于2008年荣获青歌赛流行组冠军。而实际上,她曾参加过4次青歌赛,第一次参赛时只有16岁,是在父亲姚峰的鼓励下报的名。“年轻人有了梦想就要勇敢地去追。”姚峰说。
姚峰特别会激励人,这大约跟他同时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有关。他不仅总是鼓励自己的女儿,也总是鼓励身边的年轻人要勇于追梦。
姚贝娜上学时,文科成绩比理科好。考虑到她音乐方面的优势,姚峰鼓励女儿报考武汉音乐学院附中。结果,姚贝娜以第一名的成绩如愿以偿,正式成为父亲的学生。从那以后,姚贝娜放弃了钢琴学习。因为,姚峰觉得“她唱得更好”。
回忆女儿第一次上自己的课时的情景,姚峰忍不住笑道:“我第一次给小姑娘上课,她脱口就叫我‘爸爸’,发觉不对马上又改口‘噢,姚老师’,然后,就一直笑个不停。于是,我就要她‘严肃点’。”
作为父亲,姚峰对女儿非常慈爱,作为老师,他对女儿却比较严格。但是,许多时候,他们更像是朋友。因此,父女俩之间的“音乐对话”,“总是能擦出惊人的火花”。
那么,作为老师,姚峰如何评价姚贝娜这个学生呢?他说:姚贝娜有着自己的追求,很执着,也很刻苦。在音乐上“总能不断给人惊喜”。
姚贝娜如何看父亲这个老师呢?她说,父亲是个很棒的老师,“我在录音棚录音,只要有他监棚,我就会特别踏实。只要是父亲写的歌,我拿到手很快都能唱,而且非常顺,这可能就是血脉、心灵相通吧。”
采访结束时,姚峰告诉记者,“今天是六一。小姑娘选择今天发表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可见她童心未泯啊。”
那么,让我们祝愿充满了童心的姚贝娜,唱片大卖,也祝愿她的粉丝“贝壳”们,能永远喜爱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