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人物故事 7版
好父亲就是要陪伴孩子
本报记者 杜梅
在许多家庭,父亲这个词,对于孩子,有时候就是一个称谓。因为忙碌,父亲不仅缺席了家庭生活,也缺席了孩子的成长。对此现象,东晓小学体育教师刘志辉说:“父亲不只是个称谓,也是一个职业。如果我们的父亲都能加入到家庭教育的行列,我们的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健康快乐!”
陪伴孩子考验父母的耐心
刘志辉的女儿小雨,今年8岁,是百仕达小学301班的班长。小雨活泼开朗,学习优异。小小年纪的她,荣获过许多荣誉。但是,刘志辉最看重的还是女儿的快乐性格。他这样描述女儿:每天放学,看见爸妈,远远的,女儿就会像小鸟一样扑进他们的怀里。“快乐是种能力啊。”女儿对父母的依恋和亲近让刘志辉感到格外欣慰和满足。
“孩子小的时候,父亲一定要舍得花时间来陪伴孩子。”这句话,刘志辉说了不止一次。他说,当你陪伴孩子时,你会情不自禁地产生许多好的想法,这个想法又会促使你为孩子做点什么。不断思考中,就会涌现出许多新的办法。
刘志辉认为,陪伴孩子,最最要紧的是时间投入,而这非常考验父亲的耐心。
幼儿园时,小雨所在班级,要代表幼儿园去参加第六届深港“朗文杯”少儿英语朗诵比赛。她们的节目是根据《三只小猪》改变的。为了表演逼真,需要做三个小猪的房子道具。于是,刘志辉和女儿一起找来纸箱,硬是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消耗了两包订书针,精心制作出了三个“屋”:
草屋、木屋和砖屋。那次比赛,《三只小猪》节目荣获了第一名。这让女儿无比开心,连走路都是跳着走。看到女儿如此开心,刘志辉也非常开心,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上个月,学校开展“动感科技精彩生活”劳动科技节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做一个
“风云气象卫星”模型,于是有同学认领了这项任务。遗憾的是,最后任务没能完成。小雨是班长,责任心和荣誉感都强,看到这个情况,她主动揽下了这个“硬骨头”任务。至于任务的难度,她丝毫没有考虑,因为她相信,爸爸一定有办法。
开始,小雨和爸爸把三只奶粉罐栓在了一起。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奶粉罐“卫星肚子”太小了,不像照片上的卫星。这时,刘志辉无意中看到直饮机的水桶,于是,他笑了。当他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女儿时,女儿也兴奋得不得了。就这样,一直忙到夜里11多钟,父女俩才完成了全部的工作。
第二天,当小雨把自己和爸爸亲手制作的“卫星”拿进班级时,面对同学惊叹的表情,她感到由衷的自豪。
兴趣,是孩子学习一切的助推器
刘志辉说,陪伴女儿,让他跟女儿的心贴得更近了。“许多教育的问题都能在陪伴中发现、疏导并得到及时更正。”
小雨五六岁的时候,父女俩在小区里遇到同事高华老师,一向嘴甜的小雨这次却没有喊人。等高老师走远,刘志辉弯下腰问女儿:“你为什么不向高老师问好?以前小区里的奶奶、阿姨都喜欢你、表扬你,就是因为你嘴巴甜有礼貌。你现在的表现是有礼貌的孩子做的事吗?”经过循循善诱,刘志辉发现,原来是自己冤枉了女儿。高老师的年龄与小雨的外婆相仿,小雨不知道称呼她高老师还是奶奶合适?刘志辉教她:“你可以叫高老师,但是喊奶奶比较亲切。”
这件事,让刘志辉想到一个问题,孩子小,有时不会表达,父母应有一双火眼金睛,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症结。
学习也如此。孩子小,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父母有责任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刘志辉自己是教师,他很清楚,绝大多数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往往是其兴趣决定的。那么,怎么样才能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兴趣呢?
小雨幼儿园大班时,一次,刘志辉陪伴女儿,看见社区里的一个小哥哥走过。他假装随意地告诉女儿:“你知道吗?这个小哥哥很了不起,这次珠心算考试,他得了第一名。”说完,就跟女儿聊别的话题了。
过了一两天,他们再次看见那个小哥哥,刘志辉又说:“他真棒!这次珠心算,他又得了第一名,太厉害了。”
孩子都有争强好胜心,这下,小雨忍不住了,她问爸爸:“什么是珠心算啊?我能去学吗?”
刘志辉等的就是女儿的这句话。于是,他趁热打铁,积极鼓励女儿去尝试,并说:“要是你去学,一定不比那个小哥哥差!”
从那以后,小雨爱上了数学。
二年级时,老师推荐班上5名孩子上奥数班,其中一个就是小雨。想到学奥数的累与难,小雨不太想去。刘志辉对她说:“你们班只有5个名额,说明你很棒,才能得到老师的推荐。这么好的机会,难道你都不愿意试一下吗?”听了爸爸的话,非常有荣誉感的小雨高高兴兴地去了奥数班。
刘志辉说:“当孩子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但是有些胆怯犹豫时,父母要做的就是及时地托孩子一把,鼓励他一下。”又说:“孩子学习也很不容易,尤其当孩子理解能力不够时,一定要体贴孩子。陪伴孩子的时候,察言观色,多发现和倾听。因为孩子的难和苦,有时他自己也不知跟谁说;有的苦也说不出。当孩子累、烦的时候,少一点指责,多一点鼓励。有时表扬可以让孩子感觉不到苦,并想进一步努力。
虽然年纪小,小雨却是个多才多艺的孩子,她的许多才艺,都是在父母的引导和鼓励下慢慢培养出来的。
刘志辉的同事徐小敏主任逢年过节都会为社区群众免费写对联、为小区义务写字。刘志辉夫妇每次都会鼓励女儿去参加义工活动,日子久了,她不但爱上了书法,而且经常主动提出要去做义工活动。有时夜深了,看见爸爸还在写字,就会干劲十足地从床上爬起来,自己也挥毫写上几个字再睡。
还有她对画画的爱好……
对此,刘志辉非常感慨:“没有什么比兴趣更能让孩子爱好学习的了。有兴趣,才能进步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学习 更爱生活
刘志辉是一个非常乐观和重视家庭的父亲。他说,人的一生一定要快乐地工作和生活。因为“家庭的幸福性价比比什么都高。”刘志辉的妻子也是教师。说到妻子,他夸她“无论做教师,还是做母亲,都是一个非常尽心尽力却又很简单的人”。他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太太。他说:“家庭和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谈到目前存在的教育误区,刘志辉有些心意难平,他真诚地呼吁我们的家长们:“别让家教走入成绩的死胡同。”
刘志辉说自己从没有因为成绩问题批评过孩子。偶尔女儿也会考得不尽人意,但是,他觉得没有什么。“如果孩子已经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了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那么,他只需要走好现在的路。而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只是你眼下还不知道他会在哪个方向成功而已。”谈到小雨,刘志辉自信满满。
基于这样的想法,刘志辉总是把业余生活安排得丰富又多彩。比如,他经常带领全家去登山、打羽毛球等。说到这儿,他打开手机让记者看一段录像。录像是太太拍的。录像里,他在前面故意踢腿搞怪,女儿在后面笑得东倒西歪地模仿他。“既然是娱乐时间,就没有必要一本正经。有时父亲出出丑,孩子会特别开心。这样,亲子间的感情就会更近了。”
除此之外,刘志辉还别出心裁地买来食材在家里打年糕。每当这个时候,女儿就会献计献策、跃跃欲试。比如,她建议可以在年糕里加入花生芝麻什么的。只要无害,他们对女儿的建议总是百分百的采纳。而这让女儿非常有成就感。所以,每次小雨都会迫不及待地问爸爸:“下次什么时候再打年糕啊?”
前段时间,小雨突然想学做菜,于是,全家齐上阵给女儿打下手。当一盘色泽鲜艳的西红柿炒蛋被小雨喜滋滋地端上桌时,全家人的筷子都迫不及待地伸了出去。
刘志辉说,生活就是教育。它能教好孩子,也能教坏孩子。无论好坏,都是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的。如果你希望孩子喜爱读书,那你就不能整日坐在电视机前,你要带头读书看报写字……
“父亲的形象应该是多面的,该严时则严,原则性问题不能让步;该随和则随和,不要只让孩子感受到你威严的一面。”刘志辉如是总结。
记者后记
刘志辉说细节决定人的成败。当女儿的红领巾皱了的时候,他会帮女儿烫平红领巾,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女儿,你要对自己的仪表负责。每一次女儿的学校活动,只要允许,刘志辉都会和太太共同参加。他说,这样做,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特别喜欢他,支持他,他会觉得特别幸福。作为父母,支持学校就是支持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会因为学校早餐的一个苹果小或者分量少,从而批评指责学校,这实际上会影响孩子对学校的认可,教会了孩子怎么指责别人,最后害的还是孩子。因为,对学校的荣誉感是孩子喜爱上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