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警官的故事
谢警官是同事詹生好友。一日,谢警官来报社办事,临近中午,好客的詹生欲尽地主之谊,请谢警官吃饭。詹生对我说,谢警官教子有方,儿子很优秀,大学刚毕业,就已经考取加拿大的精算师资格了。要不你也一起去吧?如此,我有幸听到一个普通父亲并不普通的故事。
谢警官的故事是从教育孩子开始的。他极其认真地告诉我,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工作有三点,一、孩子必须清楚为谁而学;二、好习惯;三、父母监督到位。“这三点明确了,孩子就坏不了。”他说。
继而,话题一转,谢警官说起自己的经历。
高中毕业后,谢警官想参军,他认为,参军是他唯一能走出农村改变人生的机会。可是连续三年,都因各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第四年,体检合格后,他再次被村长的儿子挤掉。这回,他急了,直接跑到征兵办公室,每日软磨硬泡。最后,征兵办只得从其他地方为他争取到一个名额。
当兵三年,他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尤其是,他忍住思乡之情,硬是没有探过一次亲。别人害怕退伍后,村里的好女子被别人娶走,纷纷订婚或结婚,他也坚决不为所动。
在他心里,从第一天当兵起,就藏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一定要进步,当军官。后来,由于表现优秀,他果然得到了提拔,成为一名军官。
几年后,他转业到深圳,成了一名警官。但是,他追求进步的信念一直没有松懈。只有高中学历的他,比任何时候都清楚文化的重要。于是,他报名参加了大专文凭的函授学习。
本科学习的机会也是他磨来的。那时他刚好在外地出差,回到深圳,报名日期已过。他苦苦央求人家:我是一个警察,如果没有文化,怎么能更好地胜任这个工作呢?最终,他报上了名。而这时,离考试只有一个月。
回家,他喊来儿子,郑重地说:“儿子,以后你不能跟爸爸睡了。”
支走了儿子,谢警官开始白天工作,夜晚挑灯苦读的生活。有时儿子凌晨起床小便,看见老爸的房间还亮着灯。小小年纪的他,感到老爸顽强得可敬。
就这样,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人生的征途上清晰地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每一步。
我忍不住问他,当年那些和他一起当兵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他答,都退伍回家了。
我再问,相同的路,别人在走,他也在走,为什么最后留下的却是他的脚印?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七岁时我父亲就去世了,我是每天看着母亲的泪水、听着母亲的哭声长大的!”
谢警官的话让我难过许久。隔着四五十年的时光,我仿佛看到穷乡僻壤的荒村,一个穷苦孩子面对母亲无尽眼泪时的哀痛与无助。当然,我还看到这个孩子坚定的发誓要改变命运的眼神。
性格决定命运。但是年幼时的生活也决定命运。一个穷苦的、在母亲泪水中浸泡大的孩子,还有什么梦想比得上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更远大和更迫切呢!
责任,是所有人成人的第一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