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孩子是父母的本分
佛山小悦悦尸骨未寒、各地民众正以各种形式自发悼念,东莞又传来令人心碎的噩耗:3岁男孩杨洋两遭碾压致死。
我不知道,自己的心灵还能承受几次这样的折磨?大众的心灵又能负载几多这样的人伦惨案?
小悦悦的悲剧发生后,舆论基本一边倒,只谴责不良路人和司机,完全忽略了父母的监管和责任。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假如所有父母都看不到自己的责任,类似的悲剧还会重复上演。
谈到小杨洋的不幸,小杨洋的妈妈和奶奶失声痛哭,说:“我不要他(司机)的钱,我只要他还我的孩子……”
人死如灯灭,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让小杨洋回到人间啊。
小杨洋的家人是河南人,今年刚接下一个士多店。出事那天,家里三个大人都在士多店门口忙碌着,小杨洋则独自在不远处玩沙。
我曾经走过深圳不少的街道,关里关外的陋巷里,蹒跚学步的孩子比比皆是,多数父母只是远远地看着,或是一边聊天,一边张望孩子;有的干脆只顾打麻将、说笑,看见孩子走远了,才扭头吼一嗓子:回来!甚至有的孩子身边完全看不到大人。也可能在某个阳台,或者某个窗户后藏有一双不时监视的眼睛。那时,我就杞人忧天,心想,如果我存有歹念,这些孩子不就很容易被我统统拐走了吗?还有,如果家长这么远距离地监护孩子,万一发生不测,又怎么来得及实施保护措施呢?
就说大一些的小学生吧,由于家长监管不到位,也是悲剧不断。每年暑假,哪个城市的晚报上没有几条这样令人揪心的新闻!
父母千辛万苦地养儿育女,没有谁愿意看到这样的下场。究竟要怎么做才能防止这样的事屡屡发生呢?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监护人责任到位。
刚从美国回国探亲的朋友说,小悦悦的事如果发生在美国,父母会被判刑坐牢。
中国人喜欢讲感情,即便是在生死问题上也不例外。说到坐牢,有人就很不以为然,认为,父母主观上并无错。又道:哪个孩子不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意思是,发生此事,均属无奈和不幸。
讲感情的结局是,悲剧一而再地发生,却从没有人为此负责,孩子只能白白地冤死。我甚至忍不住猜想,假如人真有灵魂,那些冤死的孩子会不会托梦给父母:为什么不看好我?
如果能立法明确监护人的职责,我相信类似小悦悦和小杨洋的悲剧就会大幅减少,监护人更不会存有侥幸之心,或玩忽职守。
谋生不易。所以,我无意指责疏忽大意的家长。但是,说一千道一万,既然做了父母,看好孩子就是我们的本分。否则,“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负疚和痛苦就会日夜啃噬我们的灵魂,我们从此再也体味不到幸福和安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