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爱能拯救烦恼少年的心灵世界
(2010-07-24 09:25:23)
标签:
爱我的人请起立儿童文学杜梅校园 |
分类: 杜梅的书 |
这篇评论责编很喜欢,想要做序,但序已约人写了,只好忍痛割爱。再次感谢鸟孩!下一本的序就是你的任务了
惟有爱能拯救烦恼少年的心灵世界
作者/鸟孩
这是个别样的儿童文学,第一感觉是她不像以往我读到的那类儿童文学充满了神奇的幻象,这是一支写实主义的笔,饱蘸着现代都市家庭生活的原色,写一个男孩在家庭与学校间孤寂寻求爱的温暖。读《爱我的人请起立》你会觉得她是生了根的,这个根就生在城市白领复杂的人生况味中,生在当今学校教育是以授以知识为本还是授以爱为本的深刻寓意中……她的受众或读者不只限于孩子,极像通过展现一个少年转学生郁闷的心灵世界而写给成人看的一本书。
深圳作家杜梅以其谙熟儿童心理学的敏锐视角,用她细腻温婉的笔匠心独运地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质朴可爱的五年级小学生蒋大象,讲述了他自小在乡村柳镇无拘无束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转学进城后学校、家庭双重陌生的环境使这个曾经如风一般自由的孩子陷入了鸟入樊篱的郁闷生活,在这场由村野孩子向中规中矩的城里小学生脱胎换骨的渐进中,转学生蒋大象的内心体验了两个巨大落差:一个是他不得不历经由“爷爷奶奶”顺从自然式隔代教育走向父母现代家庭规范式教育感受“断奶的疼痛”;一个是他不得不面对我们学校教育中的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带给他的种种尴尬。城市给予他的是在家里除了“26条军规”连一只叫“陛下”的小猫也保护不了,而作为“消防队员”他更无力阻挡情感破裂的父母离婚在即的战火硝烟;在学校他的不得不承受一个转学生的心灵深处的困惑与迷茫,从想交朋友却讨要不到同学家庭电话号码的失落,到品尝英语先考了35分的羞耻再至课堂上当众不能面对的那场“看图说话”之难堪,他稚嫩的心灵被孤独无助与伤心失望填满,像所有找不到生活答案的问题少年一样,蒋大象选择了离家出走……
《爱我的人请起立》这部少儿文学作品着眼于转学生这一特殊小众的代表人物蒋大象的精细刻画,关照的是弱势群体中青少年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他们有着每天不胜其烦的家庭作业,有着从小就被告诫的防人之心,有着随时可能在校门口被狂徒劫持为人质的凶险,有着父母不定哪天婚变从此沦为“单亲家庭”的隐忧……
透过作品,作者引领我们思考的是:一个五年级小学生的心灵世界需要怎样的复杂才能承受得起这样的时代给予?主人公最后在课堂上神思恍惚地说出的那句:“明天,我爸妈就要离婚了”辛酸道白,似一片孤独的黑云凝重了天空而令人动容。爸妈离婚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谓心灵末日,在那接下来的大段震撼人心的大象独自讲述背后,我们听到的不只是一个孩子努力寻求被认同、被关爱的呼号,更有当代人始终不能摆脱的信任危机,情感危机,生存危机及诸多危机的心悸与焦虑。
能够拯救孩子和这个时代隐忧的惟有——爱。
在孩子的心里,爱需要被证明。“要是你们真的把我当朋友,我有一个请求:爱我的人请起立——”转学生蒋大象向全班师生发出的这个呼唤,既是作品的主题也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不可忽缺的爱的主题。你说你爱我,请站起来让我看到你,你就会发现我的眼中有泪光闪动。
印象中的少儿文学作品大都插着想象的翅膀,主人公不是在虚拟世界历经千难万险无所不能地神游,就是在狼吃不到羊,猫斗不过鼠的游戏中不停追逐,在海量远离现实的少儿文学创作题材中,《爱我的人请起立》另辟蹊径直接选取孩子们最熟悉的身边生活,疼痛着他们生长的疼痛,期望着他们对自由对爱的期望,从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到社会焦点问题的洞见,紧贴时代脉搏共舞,让读者感同身受心共鸣共情,不禁令我想起那句“文学的希望,在生活。”这也许正是杜梅尝试写实主义少儿文学作品创作的意义所在,谁说的“好故事是要贴近生活的。”
作家杜梅多年从事记者、编辑的职业生涯为其深入了解当今社会中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下累积了丰富经验,面对怎样教育和培养孩子她一直有着独立思考与深刻见解,近年来她的博客和邮箱成为许多青少年家长、孩子时常访问的温暖驿站。今年初她著作的52万字《好家庭就是好学校》一书出版后即引起了教育领域许多中小学校的极大关注,同时也被许多为如何教育孩子伤透脑筋的家长奉为良方。倾听素不相识的苦恼家长诉说和安慰、开导烦恼中的孩子有时花费杜梅许多精力,但这位貌似柔弱内质坚忍不拔的作家说:“有时想到救一个孩子就是救了一个家庭,力量就又回到了身上,踏实就回流到了的心里。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为找不到幸福迷惘,其实在我看幸福非常简单,如果一天里我能够帮助到别人,就觉得这一天已经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