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气背后

(2010-05-30 07:11:58)
标签:

家庭教育

沟通技巧

亲子关系

生气

发脾气

育儿

道歉

杂谈

分类: 家教随笔

杜梅:您好!

    我孩子动不动就生气,出了问题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有一次,明明他自己做错了事情,结果他脾气反倒比我还大。怎么办呢?

 

    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许多时候,他是通过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脾气或者高兴,都是他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而我们父母,多数时候,能明白孩子高兴的情绪,却不能明白孩子生气、哭泣、发脾气的情绪。

    曾经有一位家长告诉我,她女儿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哼哼叽叽哭一场,才肯去上学;平时如果想要什么东西没能如愿时,也会哭闹。妈妈开始很忍耐,但终于受不了女儿长期的坏习惯,狠狠地打了女儿一次。大概这位妈妈和女儿“积怨”太久,很生气,下手又重,女儿受到惊吓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安慰,就伤心地去学校了。下午老师打电话给妈妈,孩子发烧了。妈妈心痛之余,开始反省。她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帮帮她。我说,你先马上跟孩子道歉,请孩子原谅你,再诚心诚意地跟她谈谈,找到她为什么哭的原因。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位妈妈晚上就向女儿道歉了,因为感情真挚,还流了泪。结果女儿被深深感动了,主动说,自己也不好,不应该每天早上哭。后来,妈妈问女儿,为什么要哭。女儿说:因为没有睡够,不想起床。妈妈很聪明,马上说,那今天晚上我们早点写作业,早点睡觉好不好?女儿说,可是她也很想看灰太狼。妈妈就说,好的,但是,我们只能看半个小时,星期六星期天可以多看一点。女儿想了想,虽然有点不乐意,但还是愉快地答应了。第二天,虽然孩子起床还是有点磨叽,但没有再哭。

    妈妈很高兴,问我还要怎么办。我说:以这件事为例,慢慢让孩子明白两个道理。一、发脾气、哭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事情变得更严重。如果在外面随意发脾气,还会让别的小朋友看不起。要想解决问题,必须要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也就是要主动跟别人沟通,取得别人的理解。二、做任何事情,要有主次先后。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所以,放学回家首先要主动完成作业后,再做其他。

    至于喜欢推卸责任,或者做错了事情,声音比父母还大,其实是害怕受到责罚。关于这点,我觉得特别有必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犯错。所以,犯错并不是可耻的事情。可耻的是,犯了错误,却不能勇敢面对,不能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鉴。父母在教孩子的时候,自己首先要能做到有错必改,有错及时道歉。当孩子认识到犯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情时,他就不会害怕犯错,即便犯了错,也不会想到推卸责任。

    不瞒大家,我也是成人以后,才学会及时道歉的。我发现,及时道歉比过后道歉更容易,效果也更好。及时道歉的最大好处是,我们能很快从犯错的难堪中解脱出来,重新坦然地面对一切。比如,做菜时,盐放多了,我会在大家开吃前道歉:对不起,今天菜咸了,下次我会小心。家人就会说:没关系。一次,跟同事发生了点误会,等醒悟过来,我马上走到她座位前真诚地道歉:不好意思,刚才我太冲动了。同事丢过来一句:没事,咱俩彼此彼此。这事就过去了。

    许多人不好意思跟孩子道歉,认为有损父母尊严。我不这样认为。父母跟孩子都是人,没有大小区分。再说,任何人在错误面前,都是平等的。不过,为避免难堪,父母跟孩子道歉时,态度端正外,形式可以活泼点。记得有一次我跟黄月亮道歉时,因为故作幼稚,结果把她笑喷了。具体如下:亲爱的、尊敬的,唯一的、不可忽视的宝贝,妈妈对不起你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我有时想,活了大半辈子,我究竟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细想想,就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错与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错与对的心态。如果我的平凡人生有长进,那就是,现在我能真诚为自己的错道歉。如果我能在年少时就明白这个道理,我的生命质量会更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