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跟朋友说: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不经事——丢失一个小小的U盘,我竟然整整一天完全没有办法再做其他事。这打击也算老大了!
但是,生活和工作还得继续啊,该写的稿子还得继续写啊——只是越想越不甘心,那部未完的小说稿 !!!!
怎么办?转移法。
五一期间,社区工作站在我家大门上贴出一个通知,“捐书籍,献爱心”——为街道对口扶贫开发的连平县原善镇前锋村前锋小学捐书。
我刚好准备了300本书。于是一直捱到最后期限——今天傍晚才慷慨地捐出来。说捱,是因为非常不舍得。这种感觉,爱书的人都不难理解。要知道有些书比女儿的年纪还大一倍啊!
300本书被一辆三轮车拉走了。我不放心,发短信给负责此事的社工,非常讨嫌地、再三叮嘱人家:一定要把它们全部送到前锋小学啊!还不怀好意地告诉人家,我是记者,我去过连平(确有此事),知道那里的孩子非常缺书。
为什么这么磨叽?因为,我把自己最喜欢的作家的书都毫不吝惜地捐了出来。我曾经非常痴迷三十年代以及台湾许多散文名家,尤其台湾余光中、张晓风、简媜等人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这次我都捐了出来。一本书,最多三四十元。中国人历来认为:偷书不为偷。我当然要担心它们被喜欢它们的人半道劫持了!
说来,这批书命运也坎坷。2008年夏天,原本是要捐到汶川地震灾区小学,但因为当时急需运输其他生活物质,所以,这批书最终没能到达汶川。
300本书中,有的是我80年代买的,然后从安徽托运来深圳。我为这些书,真的没少吃苦。在我来深圳的头10年里,我差不多搬了20多次家。每次搬家,都头疼不已。搬家工人也骂骂咧咧。不止一个工人问我:大姐,这纸箱里该不会是金子吧?咋这么沉!?我非常内疚。因为。他们的确被我的近20箱沉甸甸的书给累坏了——也怪,搬了那么多次家,居然没有一次有电梯的!我能做的就是悄悄(不能让领班或老板看见)往他们手里塞小费、买饮料、盒饭。
因为老搬家,我的书也跟着我受了很大的委屈——多数时间窝在纸箱里。记得有次我跟女儿说到愿望,我说,我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里能有一排书柜。然后,再也不搬家了。
现在,如果我原意,我可以再也不必搬家了。但是,我却狠心地送走了那些陪伴我几十年的书们。作为一个80年代成长起来的资深文学青年,作为一个曾经宁愿不买衣服也要买书的文学女青年,我对我的书是如此的依依不舍。
其实,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作者的,收藏者的,早已合而为一。那么,亲爱的,就此告别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