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说:儿子12岁,很喜欢厨艺,常趁大人不在家自己做东西吃。考虑到安全,她不许儿子独自进厨房,他也同意了。可是有一天下班回家,发现他又在厨房里忙碌,于是,他爸爸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后来了解到:那天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儿子是想做两个自己发明的菜,让爸妈惊喜。尽管后来他们道歉了,可儿子始终有些郁郁寡欢。
无论年纪大小,被人误解都是不好受的。有些小误解,解释清楚了,也就没事了。然而有的误解,因为伤及到心灵,因而会长时间地影响一个人。
很少有孩子没被父母误会过。我至今还记得女儿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那天,女儿吃了一个雪糕,但是很快她又从冰箱里拿了一根向我走来,嘴里喊着:“妈妈……”我见了,立刻大声呵斥她:“一下子吃两个雪糕,你不要命了?!”
女儿举着雪糕立刻愣在了那里,小嘴儿因惊讶张得大大的,两只眼睛直愣愣地望着我,整个面部表情都是:不知所措。我妈听我骂女儿,赶紧从厨房里走出来,说:“她不是自己吃。她是要拿给你吃。因为你刚才在晾衣服。”
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小气。
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孩子把话说出来?为什么,我们总是会以己之心揣测孩子?
现实生活中,不分青红皂白地误解孩子好意的事,也时有发生。比如,有一位年轻女子刚搬到一个社区,她发现自己的邻居是一对贫困的母子。一天晚上,社区突然停电了,女子于是点起了蜡烛。不一会儿,有人敲门。女子打开门,原来是邻居小男孩。小男孩结结巴巴地问她:“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皱起眉头,心想:“难道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如果这次借给他们,以后不就没完没了了?”这么想着,她没好气地大声回答孩子:“没有!”正当她要关门,小男孩却开心地笑了:“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拿出两根蜡烛,道:“妈妈担心你怕黑,让我给你送两根蜡烛来。”
女子听了,惭愧地将小男孩紧紧地拥在怀里。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心原本都是晶莹剔透的,只是大人们误解得多了,才慢慢蒙上了世俗的灰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