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信箱
我是一位8岁男孩的妈妈。我的苦恼是:无论我怎么说,儿子都不听。他父亲脾气不好,他又顽劣,他父亲就经常打他,打完他就不回家。怎么办?
一次坐火车,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位四五岁的女孩旅行。女孩虽小,却淘气无比,爬高上低,几次从床上跌落下来,虽有惊无险,可难免让人提心吊胆。女孩妈妈脾气极其急躁,每见女儿如此,就会立刻照着她的小屁股狠狠地甩上一巴掌。
一些父母认为:对孩子,武力比道理更管用。
的确,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发生:一个淘气的孩子,面对父母耐心的话语,始终无动于衷。被激怒的父母忍不住打了他一巴掌后,他立刻就安静了下来。这无形中似乎印证了父母脑子里原有的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
事实真的如此吗?
每位家长都是过来人,那么,当年的你,面对父母的粗暴,你真的心服口服了吗?
坦率说,我是不服的。小时候,母亲由于子女多,家庭负担重,本职工作辛苦不堪,所以脾气一向不好。我是家中长女,懂事极早,也非常能干。然而再怎么能干,仍旧是孩子,仍会做让父母生气的事。有一次,不知为什么,母亲怒气冲冲地把我逼到墙壁,用鞋底打我的脸。我倔,不躲避也不求饶,只冷冷地看着她。母亲被我看得更生气,于是下手更狠。我视死如归,只是暗暗把拳头握得更紧。我在发誓:将来我绝不打我的孩子!
后来,没多久,我病了,发高烧。母亲往我的被窝里悄悄塞了许多好吃的,还嘱咐我:别让弟弟妹妹看见了。然后又对我说了许多温情的话。她说:妈脾气不太好。可是妈有妈的难处啊,妈想让你们姐弟吃得好一点,穿得体面一点。想过年过节时能给你乡下外婆外公多寄上几块钱。妈知道你为家里做了许多事,但你是老大,妈对你要求肯定高些,你要理解妈。
母亲的一席话,让我非常惭愧。因为挨打之后,我一直坚信母亲是不爱自己的!
从那以后我,我理解了母亲,平时也更加恪尽职守地履行长女和长姐的职责。而母亲从此也没再打过我。
在温情面前,我们柔软的心灵往往比健硕的肉体更容易妥协——当年母亲无情的鞋底没让我屈服,可是母亲发自心底的几句真情告白却轻易降伏了我。
因此,面对顽劣不堪、油盐不进的孩子,父母与其粗暴责打他的筋骨皮肉,不如温柔地“鞭打”他的心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