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儿子读三年级了,成绩一直不怎么好,原因是学习总是不专心。老师说他上课也不认真,学习上无论懂与不懂也都不关心。我们跟他讲道理,他听过就算了。做作业只求快和完成了事。不少作业都做错了,我们要求他重新认真做,他也能做好。他和几个孩子一起做作业,比他年龄小的孩子都能安静、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他却总是不能闲着。
我儿子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
答:从你说的情况看,你儿子的主要问题应该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对于小学生,排除智力上的因素后,学习成绩不好,主要是行为习惯不好造成。可以这么说吧,行为习惯好的孩子,学习成绩不会差到哪里。因此,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呢?关键在于父母。父母首先要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有了这个意识,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然后一丝不苟地执行。这期间,一定不能忽视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与交流。因为孩子在家和在校的表现有所不同。只有非常准确地了解了孩子的真实表现,才能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科学的解决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父母不仅要有耐心,还要有恒心。孩子的不良习惯并非一日养成,那么,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养成。甚至,有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行为习惯已经比较规范了,仍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反复。对此,父母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除了热情和信心,最后,父母还要有科学的方法。所谓科学的方法,其实就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每个孩子由于心智发育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有高有低,因此,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无谓的攀比。
当孩子做作业不能安静时,父母可以先对他进行观察:做哪一科作业或哪一道题时他不能安静;不安静时,他都做些什么,是上厕所还是吃东西等。如果发现孩子是不懂才闹腾,就要及时地给予具体的讲解,帮助他理解。如果是上厕所或找水喝,可在孩子做作业前,提醒他先去喝水或喝上厕所,减少孩子做作业时走动的机会。
总之,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先把根本原因找出来,再寻找解决的办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