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生活教育家庭父母高考 |
分类: 家教随笔 |
也许是巧合,身边的几个孩子,今年运气都不太好----有的考分很高,志愿却填得不好,最终只能饮恨勉强去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学校;有的考得虽不理想,却也不算太坏,然而由于撞车,原本的没问题,又变得不确定起来.等等问题让我揪心地感到,十二年寒窗并不是考完了就结束了.
孩子的情绪且不去说,父母的心情简直就是两个字:煎熬.
朋友小钟的女儿今年中考.由于夫妻俩的家教观念不一致,加上孩子自己并不想学习,中考成绩也就不难想象.这样的成绩只能去读技校,可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小钟几番挣扎后,找到我,祥林嫂般地向我重复着:她才16岁,如果不去上高中......
小钟的心思我非常体谅.他期望着女儿通过这次的教训,改邪归正,重新做人,最后考上大学.
愿望与现实总有距离.孩子与父母的想法的距离就更远了.
无奈的小钟告诉我:只要能让孩子上高中,出多少钱都行.我是不赞成的.因为愿望与现实并不对等.如果这个愿望是孩子自己的,那么一切都好办.现实问题是,孩子自己并没有这个愿望!如此不如让她去学一个手艺,将来至少有饭吃.假如有一天,孩子突然开窍了,想读书了,再去考学校也不迟.
小钟也觉得我讲得有道理,可就是不能接受孩子不能读高中的事实.我叹气说:如果你真的只是想要一个安心,那就尽你的所能用钱买一个高中学位吧.
除了让孩子吃好,天下父母另一个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有书读.有关此类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父母的这一心愿都能实现.从这个意义来说,落榜打击的更多的是父母.
前一篇:有些真相,需要时间证明
后一篇:家有中考生之:成长需要岁月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