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鲁迅/假如他还活着——读章玉安的一首短诗想到的

(2021-02-10 13:01:53)
分类: 文化生活

假如他还活着

——读章玉安的一首短诗想到的

 

在我几十年的记忆中,只要大家谈到鲁迅,越谈越起劲的时候,总会谈到这样一个话题:假如他还活着,他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社会会怎么来对待他?

纪念鲁迅/假如他还活着——读章玉安的一首短诗想到的

言外之意总是充满着担忧。大家担忧的是,鲁迅虽然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可是每个时代总有那么有些人,想抽走这一根脊梁,想捆住这根脊梁,让其不能动弹,让其不能发声。

所以假如他还活着,可想而知,一定结果堪忧。

我的前辈,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同人——浙江绍兴五中的教师章玉安,写过一首短诗《假如他还活着》,就是对这个话题做的思考,这首诗曾发表在19801020的《人民日报副刊》上,诗不长,只有二十四行,值得读一读

  假如他还活着,我不知道

  人们将对他怎样称呼?

  假如他还活着,我不知道

  他会怎样向后辈嘱咐?

  他也许正身居高位,

  但也许——不过是普通一卒。

  官高,他不忘甘为孺牛之诺,

  位卑,他绝无丝毫奴颜媚骨。

  他也许已经得到了种种荣誉,

  但也许——才刚刚从狱中放出。

  荣誉中,他感受到新的呐喊、彷徨,

  监狱里,他会写出新的《准风月谈》、《伪自由书》……

  他也许不再用那张印花包裹去装他的讲义,

  但决不会盛气凌人地昂首阔步;

  他也许要出席一些重要会议,

  但不会跟着三个警卫,两个秘书。

  他也许坐上了现代化的轿车,

  但决不用窗帘把路边的一切挡住,

  他会把手伸向每一个流浪者,

  他要静听读了很多书的待业青年的倾诉……

  他也许时时在洒墨讴歌“新的生活”,

  但也许——正在弹毫针砭时弊世痼。

  他也许有了较多的欢愉和喜笑,

但也许——正在经历着新的不安与愤怒……

我与章玉安老师是同一个党派的,他平时非常谦和儒雅,说话小心,潜心做学问,经常有文章在发表。2003年他自费出版了《绍兴文化杂识》,该书从史事掌故、古迹文物、园林名胜、民居建筑、文学艺术、市井习俗等不同侧面,反映了绍兴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读性很强,我帮他在兰亭景区店铺销售,很受欢迎

纪念鲁迅/假如他还活着——读章玉安的一首短诗想到的

后来我才得知,章老师为何如此小心翼翼,是因为曾因言获罪。在章玉安的自传中了解到,1968年,他因为被人告发曾发布对江青、林彪等人大不敬的言论而被逮捕,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直到1978年,教育部门为他平反。

章玉安老师平时温和,谦谦君子,骨子里是一个敢于讲真话,不怕得罪人的文人,深以逢场作戏、明哲保身、人云亦云、阿谀奉承为耻。当他看到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政治空气空前活跃,人们完全可以放开思想,自己再没有必要缄口了,他的真性情又流露出来了。在绍兴民进会议上,他是最有思想、最敢于直言的人。他见解独到,看问题犀利,又实话直说,有时候领导被他说的脸孔发红,非常难堪。他还是一名人民陪审员,因为他的认真细致,独到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让一名错判的犯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人民日报副刊》这首短诗的发表,也差一点给章玉安老师带来麻烦。据《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袁鹰回忆,这首诗是章玉安自己投稿给《人民日报》的,当时引起了文艺部诗歌编辑徐刚的注意。按惯例,那一年是鲁迅逝世四十四周年,不是逢五逢十的整年,副刊发不发纪念诗文都无所谓。但是徐刚从来稿中看到这首很不平常的诗,如同在泥沙里发现金粒,立即挑出来交到主编手里,并且如期见了报。

袁鹰也觉得这首诗不是泛泛的纪念,他没有使用多年来习惯了的“文化旗手”、“硬骨头精神”等等颂词,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深入剖析鲁迅爱憎分明的崇高品质,给今天的读者以严肃的思考和启迪。

谁料到,这首诗的发表引起了中央某领导同志的关注,先是查问此诗有什么背景?作者是谁?后又让人追查: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的矛头针对谁?影射谁?是什么居心?什么用意?报社领导如实回答:就是一个读者的普通来稿,看不出他的“矛头针对谁”,也看不出他要“影射谁”。

后来因为袁鹰跟这位领导熟悉,就用个人名义给这位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写了一封信,检讨由于自己政治思想水平低,编辑工作中有疏忽,此事才算平息。毕竟是十年动乱之后,不大可能再如过去那样以文贾祸了。

由此可见,不要说假如鲁迅他还活着,处境堪忧,就是后人想要敞开心扉、自由自在地谈论鲁迅,也并不是一件很保险的事情。

对于“假如他还活着”这个话题,大家当然很想了解高层会有怎么样的看法。

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公司2001 9 月版),最后一篇《再说几句》,有这样一段叙述:“1957 年,毛主席曾前往上海小住,依照惯例请几位老乡聊聊,据说有周谷城等人,罗稷南也是湖南老友,参加了座谈。大家都知道此时正值‘反右’,谈话的内容必然涉及到对文化人士在运动中处境的估计。罗稷南抽个空隙,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疑问: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这是一个悬浮在半空的大胆假设,具有潜在的威胁性。其他文化界朋友若有同感,绝不敢如此冒昧,毛主席对此却十分认真,沉思了片刻,回答: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一个近乎悬念的询问,得到的竟是如此严峻的回答。罗稷南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不敢再做声。……”纪念鲁迅/假如他还活着——读章玉安的一首短诗想到的

今年是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也是鲁迅离开我们85周年之年,鲁迅确实早已离去,可是鲁迅精神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中华大地,成为中华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章玉安老师也已经离我们而去,可是一定仍然会有许多人像他们那样做他们该做的文章,关爱这个社会,关爱人民大众,他们仍然会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针砭时弊,勇往直前。

因为,我们都深爱这个伟大的祖国!

 

 

                                  202128日喻革良写于兰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