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焦立坤:明基“跨国婚姻”完败的几点警示

(2007-03-01 19:56:58)
一个中国企业“蛇吞象”的传奇收购故事,本月以惨败收场。

  近日,明基宣布,不再投资总部位于德国的明基移动,并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将3000名当地工人的未来推给德国政府。西门子对此反应相当强烈,不惜对簿公堂。

  可以理解西门子的愤怒,因为两家曾爱得如胶似漆。去年6月,明基满世界宣布成功收购西门子手机,而西门子不但没要钱,还倒贴给明基2.5亿欧元。人家那叫“托孤”,如今“孤”被明基当累赘扔了,德国人怎么可能不大发雷霆?

  这不仅仅是一次扩张野心的碰壁——对明基而言,其曾信誓旦旦的国际化,结果只是辛苦地来了趟“欧洲游”,如今重新回到起点,品牌形象受到重创。对诸多磨刀霍霍进军海外的中国企业而言,这是一堂生动而沉重的观摩课,其经典足以纳入教材。

  其一,收购前过于乐观。如今怎么辩解都是白搭,明基当初肯定低估甚至错估了西门子手机的“病情”,对危机的防范远远不够,以为2.5亿欧元的“嫁妆”足以摆平一切。显然,明基高估了自己的消化能力。

  其二,太过急功近利。竞购胜出后,该公司自诩全球第四,称最迟2006年底实现盈利,甚至放言要冲击诺基亚等豪门的市场地位。然而,除了极力渲染的“德国工艺”外,市场上根本没出现新的手机款式,西门子手机的市场份额迅速萎缩。

  其三,文化冲突。这是导致很多国际并购失败的共同原因。此前TCL与阿尔卡特合资公司的流产,也凸显了这种国度差异。西门子与明基的高管同床异梦,又各有自己的价值坚持,合力变成了掣肘。

  明基用一年亏损达6亿欧元的天价,让热情高涨的中国企业见识了什么是国际化风险。豪华的“蛇吞象”故事不是不能发生,但首先要保证自己是蟒蛇,被吃者也不可以是身有恶疾的巨象。而明基惊恐的抽身而去,则给我们上了最后一课,也许是正面的——永远不要打输不起的战争,白扔6亿欧元也要有壮士断腕的决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