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啸风点评
啸风点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714
  • 关注人气: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评三国:门客的价值

(2006-06-27 17:47:11)

门客的人生目标是求富贵、取尊荣、建不朽之功业,他们的路径是通过依附某个主子,手段是将自身工具化,达成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至圣先师孔夫子亦不免时时露出门客的本相。他们都是游荡于社会边缘的人,总在寻找自己的归属,只不过门客寻求的是体制内显赫的门庭(从帝王的庙堂到西门庆的大宅),而游民则可能上梁山替天行道或入伙丐帮、青红帮。   

    在先秦群雄争霸时代,有些门客不仅要求主子给予较高的物质待遇,甚至追求与主子建立精神上的知己关系。得到国士无双的尊重,这才肯为之效忠卖命。豫让曾在范氏、中行氏门下为客,不为他们的灭亡报仇,却以漆身吞炭等方法易容而为智伯谋杀赵襄子,并道出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千古名言。曹沫、荆轲也是这样的门客。他们的主子都有一副礼贤下士重视人材的面孑L。燕王为招贤而筑黄金台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引得千载之后的陈子昂怆然而涕下;你看刘邦这个无赖出身的主子,与项羽争天下时筑坛拜将,对韩信这样的客将是多么恭敬”! 
  但中央集权制建立,四海归一之后,门客们别无选择,就只能争相讨好一个主子了。没有了选择自由的门客,便失落了相对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李著名之为雄豪精神”),再也矜持不起来。孟子说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而后世的游士门客服膺的人生信条却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将力比多投向对皇权的绝对认同与服从,由争宠而引发的只是门客之间日益激烈的倾轧。自知不配或不能够货与帝王家的,就成了贾府中的清客篾片詹光(沾光)、卜世仁(不是人)之流。
 
  先秦门客的流品芜杂,既有破落的贵族子弟,也有不甘于贫贱的底层游民。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礼崩乐坏的乱世中追求自身价值的实观。他们渴望建功立业,像孔夫子一样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愿以极端行为惊世骇俗而名垂青史。他们有些人毫无原则,如苏秦、张仪、商鞅,哪一套能获得入主的青睐便使出那一套(这自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原则”);如豫让之为小人智伯(司马迁语)复仇,谁重视我,我就为他卖命。有些人毫无人性,如为求将位而杀死齐籍妻子以取信鲁国的吴起,如为伪装得罪出走而杀死老婆孩子的要离,出于妒忌害死同学韩非子的李斯。有些人则比变色龙还要狡诈,如为刘邦制定朝仪,使他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的叔孙通;如为诈骗钱财引诱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引来焚书坑儒之祸的方士徐市、卢生。门客之中也有高蹈者,如义不帝秦的鲁仲连,以死报知己别无所求的侯赢,洞明世道人心不恋权位的张良。但这样的高士与智者在门客中是凤毛麟角,对于门客文化则是异数。
 

  门客文化中的主客关系说到底是主奴关系,这是由他们的豢养与被豢养地位决定的。这种依附性决定了门客的工具性。所谓知己关系不过是一种假相。李贽与公安袁氏兄弟的对话时一语破的:主子解衣推食,不过是诱你为他做奴才而已。枭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惺惺作态,不就要他感知遇之恩,为刘氏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屈原早就意识到了主客关系的真谛,在辞赋中将自己比作美人。在那个男权时代,女人再美、地位再高,也不过如主人的衣服而已,不想穿了就可以扔到垃圾堆去,哪来什么精神平等可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