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乘之地——卡尔纳克神庙

标签:
埃及卡尔纳克神庙羊头狮身像多柱大厅至乘之地旅游猪圈之舌 |
分类: 埃及拾遗 |
非常极其著名的卡尔纳克神庙,门前就是一条在电影中见过无数回的羊头狮身像大道。那位《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著名作家奥特伯恩太太一到就摸着羊头说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哈!
昨晚来看声光表演的时候,因为来得迟了点,没来得及细看,就紧随着分区开关的灯光和指示走过,现在可以好好看看的了。
一路往里走,白天看着没啥,晚上可就不是这个调调了,伴随着好似遥远过去传来的声音,时暗时明的灯光,真有点法老转世的感觉,后背可是阵阵发凉。
再进一步,就是著名的阿蒙大神庙的多柱大厅了。在这里,林奈特的美国律师从上面推下来的大石头,差点把林奈特和赛蒙道尔给砸死。在导游的指导下看了一下,没有发现哪里能爬到那么高的高度。即使能爬,也不是个容易的活儿,还得不恐高才行。134根立柱,中央12根21米高,其他的也都有15米高,要6个人才能合抱一根,简直就是个大石头丛林,感觉绝对震撼。不过也得是在白天,晚上更是阴风整整,不寒而栗!
同样情况也发生在这个只剩下顶部,倒卧在一边的另一方尖碑上。这下能好好看看献给阿蒙神的文字,虽然啥也看不懂,只晓得拍照若干张...
残缺的方尖碑旁,是一个完整的花岗石雕刻着古埃及人的圣物——屎壳郎。埃及人可崇拜这个小东西了,觉得太阳落山以后是屎壳郎从地下王国在晚上的时候又把太阳从西边推到了东边,就是把太阳当粪球了!
导游说围着屎壳郎转多少圈能够心想事成,都不记得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了,只记得大家在那边转啊转,至少是7、8圈,因为转到头都晕了,还就怕转少了。
图特摩斯三世也没忘记为自己树碑立传,满墙的文字,记载着他多年征战的丰功伟绩。
卡尔纳克那个大啊,宝贝那个多啊,一大排本应排列在大道两侧的羊头狮身像,现在只能都拥挤在一个庭院里。
继续一路向前,更多的残垣断壁。
导游也不见了,我们更是越来越不了解这些东西原来是做什么的。
只记得他告诉我们从这边一直往前,到吊车那边,远处就是卢克索神庙,是古时候祭祀的必走之道。
古埃及人把卡尔纳克称为“伊佩特——伊苏特”,意思是“至乘之地”,到现在尽管已是劫后余烬,却依然无比雄伟,因此逛卡尔纳克肯定是个体力活。来回反复走啊,拍照啊。开始还不觉得什么,几回下来还是累人的。里面的场景也实在是多,再加上本人的脑子年久失修,回来翻看照片,半天也想不起来有些照片的出处了,比如这张,是那个庙中庙的入口?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