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簋街里变化的小吃

(2007-06-14 16:36:00)
分类: 聊不胜聊
 先纠正上一篇的一个小错误,就是《越狱》的第三季要改什么名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个猜测是要改叫《入狱》,现在谁也不知道,以后没确定下来的事我还真不能拿出来就说。
 
都说北京这地方,你要一个地方五年不去它就变化大了,当然故宫那一圈老古董除外。我觉得这说法在我们家这边特明显,都不用五年,我哥两年前出国的时候,我窗户外头还是一个厂子,现在厂子没了,一栋挨着一栋办公楼拔地而起了。这就是北京的变化,北京拆来拆去的,老北京人除了自己家门口那一片还算认门认道,给他在北京市里换几个地儿,他也得犯蒙了。
 
东直门那边有名的簋街,这条街这么多年来我就觉得它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一溜一溜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风采。有一点倒是变了,就是簋街里流行的小吃,一拨一拨的换,全是辣味儿的。最开始簋街里流行的那玩意儿是“麻辣小龙虾”,还给它起个了肉麻麻的专业术语,叫“麻小儿”。我记得那时候我哥一同学特爱吃“麻小儿”,满嘴都是这专业术语,得亏他不姓“麻”,要不然还能反过来叫他“小儿麻”了!
 
“麻小儿”后来在媒体上一曝光它的生产加工过程,立马儿淡出了簋街大小门面,一下子没市场了。我记得那时候一朋友一提到“麻小儿”,丫浑身上下立马儿起“麻经儿”,自己先麻了。想想这么多年得吃了多少吃屎的玩意儿啊,自己这不是间接“吃屎”嘛!
 
后来我开导他,我给他乱弹琴,说这你就不懂了吧,你总得往好了想,你就想你吃的那些蔬菜,不都是用粪肥灌溉出来的嘛,你丫吃得不也挺有滋有味儿嘛,所以这你就不能去想。结果他不听我耐心劝导,还真就去敏思苦想了,那叫一脸的苦,我都怀疑他会不会有了厌食症。但是我又一想,这也跟我没关系吧?我只是随便乱弹琴的那么一说,谁知道丫还真不是那头憨厚的牛啊!
 
小龙虾与簋街分手的同时,还有一种叫“福寿螺”的蜗牛在当时的簋街地面上也很盛行。其实我小时候在故宫那边住的时候我就吃过蜗牛了,就是那种“炒螺丝”的蜗牛,我们邻居有一对夫妻每天晚上都在外头摆一摊,专门炒螺丝。现在螺丝不盛行了,就变成了福寿螺。样子也就是比以前我小时候吃的要个头儿大一些。但是福寿螺这玩意儿也好景不长,经媒体一曝光,差点吃出人命来,一下子也销声匿迹了。
 
然后我记得四川重庆那边的麻辣鸭脖子又开始在簋街盛行,我那时候路过簋街,经常看到有漂亮的女孩儿手拿鸭脖儿,正跟那儿美滋滋地啃呢!我当时想,美女啃鸭脖子真是簋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鸭脖子啃了一年多,在簋街也开始降温了。前几天我再去簋街,真是好久没过去溜达了,都不知道那儿流行吃什么了,这回一去听朋友一介绍,好像簋街里现在又流行吃“酸汤鱼”了。
 
我从上初中的时候,就天天骑自行车在簋街上穿行,那条街除了感觉靠近东直门那边的马路变宽了,真是没什么大变化。那条街上唯一一个老在变化的就是一个饭馆,靠马路南边,非常扎眼,因为它比旁边小平房的饭馆要更高大更突出一些。就这大饭馆,我初中的时候,它还叫好像是“东方渔港”,反正是个宰人的地方。等我到了高中后,它就改朝换代了,再到大学以后,它又改朝换代了。现在我再路过那儿,它可真有垮不掉的精神,一朝接着一朝更替,今朝买卖今朝卖,明朝如何再另说。结果是又改朝换代了。真是让我感叹,今非昔比,簋街还在,当年无数的它,早已尘埃落定。
 
簋街里变化的小吃
这就是典型的簋街风采。
 
簋街里变化的小吃
 
簋街里变化的小吃
大红灯笼高高挂……
 
簋街里变化的小吃
我找了一家规模比较大的钻进去了,以前我来簋街总窝在小平房里,这回也换一大地方透透气。我记得簋街有一个叫什么花的饭馆,里头老外特多,主要是奔着那种古典环境去了。我觉得我这回去的地方也不错。
 
簋街里变化的小吃
这店好像是广东人开的,我听门口那小伙子说话就像那边儿的。门口供了财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