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沙

(2006-04-19 15:53:19)
分类: 聊不胜聊

北京今儿局部有浮尘,大部分地区都阳光普照了。但风吹走了天上的浮尘却吹不走地上的浮土,我出门的时候,外头的地依然黄不拉几的,像北京这样缺水的城市,看来还得需要下那么一回干净的大雨来洗刷城市。今天受小说干扰,不想写东西,就把我在别的网站上贴的文章再贴到这儿来,顺便再贴几张我拍的北京上上月下雪时候的路面模样。下土我没拍,只拍下雪了。

 

2006.4.18 昨天的文章

我大前天下午回到北京,今儿北京继续浮尘,还伴着四五级强风,整个北京城就跟西方印象派风格的油画一般,从上到下一片迷茫,进入朦胧状态,辉煌(灰黄)笼罩四野,看起来挺美!

这个季节,上海正值下雨,北京正值下沙。上海被雨水洗刷地面,北京被沙尘覆盖地面。说实在的,北京前几年一直挺好的,好多年没遇上过这么严重的浮尘天儿了。目前北京人天天最关注的,就是这个浮尘问题,这都是目前的头等大事儿了。昨儿晚上据说还进行人工降雨来着,要降低空气中的沙粒指数,好么,这哪儿是下雨啊,整个一下泥汤子。

北京现在仿佛是一个重力吸尘器,一出门抬头见黄天,地头见黄土。谁要是赶上这节骨眼儿来北京旅游,那就对不起您了,点儿背不能懒社会,包袱还得自己扛。您呐,赶紧收拾收拾东西,买张票,打哪儿来回哪儿去,等过了这浮尘天儿,您再回来也不迟,到那时候看景也瞅得清楚,空气也吸得顺畅,走路也迈得矫健,何乐而不为啊!省着您心情不爽,到头来还得给北京落一个沙尘暴头衔的形象。首都人民向来热情,随时欢迎您再来京城观光。

北京话里有一句是说“老土”,年轻一代说成了“倍儿土”或“特土”。这个土的名词解释包含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说,没见过世面,倍儿落伍的那号人。第二种意思就是说,哪儿的人长相不中看,看起来倍儿土,或哪儿的人方言不中听,听起来特土。现在形容北京这座城市,真够贴切的,倍儿土,土得掉渣儿,再严重点儿,都该赶上楼兰遗址风采了。再瞅瞅我们首都人民,好么,一个个吹得都跟兵马俑似的。我心说,天安门站岗的同志们那得多辛苦啊,搞不好身上还得掉那么一斤土渣儿,容易么人家,就冲这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咱也得敬个礼,道一声同志们辛苦了!

信乐团唱过一首歌,叫《北京一夜》,歌词儿不错,我给改编了一下:one night in 北京,我留下许多土,不管你喜不喜欢,都是历史的尘埃。one night in 北京,我留下许多沙,不敢在此时外出,怕吹打了一脸黄土。

 

二月北京雪后黄昏

下沙

二月黄昏下的朝外大街

下沙

朝外大街

下沙

东岳庙的神路琉璃牌坊

下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蛋黄主义
后一篇:那时南京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