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家里排行老大,后面尚有两个弟弟,一个差六岁,另一个差八岁。奶奶在他们小时候对父亲的关照最多,因为后来生得太多,也就管不过来了,也就造就了二叔和三叔这两位活跃人物后来问世。因为父亲跟他们一比,明显是一副老实人面孔。亦因他童年一时疏忽,父亲从小就身体不好,只是初中毕业便辍学了。他的初中是在北京一六一中学上的,成绩适中;我的初中是在北京一五九中学上的,成绩落后。之间差得都不多,这很合适。
我的父亲最引以为荣的是他有了两个儿子,因为在他看来,他身体不好,这是老天对他的恩赐。但现代的生理学证明,那是通过卵子分裂而形成的,父亲顶多是奉献了他的精子,生不生两个主要看母亲的卵子给不给面子了。但那时候他们不知道,以为是“从天而降”的命运。我在想如果要是生的龙凤胎,那八成会琢磨成牛郎跟织女转世投胎到一起,并做了兄妹。幸亏不是那样,因为我觉得我一出生便是女孩的话,必然在家里得不到传统地位;反过来我一生便是男的,那个人是女的话,我倒没有意见了。因为我在家中的地位就可以如日中天。可惜老天在我未降生前似乎已参破到这项阴谋,于是给了我一个哥哥,而不是一个姐姐或妹妹,让这个家里两权分立,倒也公平。
两权分立
这张照片,是历代帝王庙的前殿,我曾经在此上中学。那时候读书,我总是耍小聪明,耍不好时就要被老师责令罚站,大中午让我站在那个(照片中)庙门前背古文,背不下来不许吃饭。现在想想,我的古文基础都是从那时候罚站累积起来,老师其实是“恨铁不成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