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博客经济:赚钱了!赚钱了?

(2006-05-08 20:44:41)
分类: IT/通信/互联网
   去年12月,和讯网在IT写作社区总编辑洪波的个人博客上刊登广告,推广其个人门户概念以及招聘Web2.0的开发人员,这成为国内个人博客上的第一次广告。今年元宵节,影视明星徐静蕾在其“老徐的博客”上贴出《忘记的思念忘不掉的情人节》,一举成为国内首个点击量突破千万大关的个人博客。

  今年5月,“草根”博客有望赚钱。根据和讯网透露,中信银行已与其达成协议,50万元广告热

钱给其博客广告联盟,下月首批中信广告将正式投向入选博客。中国博客至此进入数钱时代“倒计时”。

  博客赚钱典型案例

  2002年是中国博客启动年,今年则被很多媒体称为全民博客年。截至去年11月,在中文互联网领域,Blog站点达到3682万个,Blog-ger人数达到1600万人。博客之所以好看,套用某网友的说法:“Blog=浴池,一个把自己脱得精光,让别人审视也同样用好奇的眼光审视别人的地方。”从自说自话到真金白银,原本是私人写作的博客下一步之所以有望成为广告新宠,原因说到底———眼球!眼球!还是眼球!

http://art.cgfinal.com/attach/cmsupimg/11429565197831.jpg

  ■案例1:明星私房话年轻时候是玉女,年纪大点是才女。老徐的博客虽然有人夸有人骂,但人家俨然已成为中国博客的历史性标签。“我的偶像是裴勇俊、穿衣服的道道……”,老徐靠博客从过气的不冷不热急转到人气第二春,现如今不仅把博客结集出书,更赢得了新代言家电广告的间接成果。

  ■案例2:专业圈内事IT圈知名人士洪波在个人博客“对牛弹琴”上给和讯做广告,这成就了国内个人博客上的“广告第一桶金”,据说由于其个人比较清高,广告价码只在四位数。三个月尝试期结束,洪波的博客主动和广告说拜拜,理由是没劲。

  ■案例3:童话成人篇一向不甘人后的郑渊洁叔叔本月把自己去年11月至今年2月的博客网文150余篇出书,就如当初宣布“14岁以下的读者不要进我博客”那样,郑叔宣布这本《勃客郑渊洁》是“成人童话大王”。

  ■案例4:后舍恶搞帮芙蓉姐姐已落后了,现在网络最红的真人秀是后舍男生。两个“活宝”一胖一痩、一高一矮,对嘴假唱流行歌曲,男女兼修,在博客上不断更新爆笑无厘头视频片断。其博客MV的点击下载率超过百万,大学生非演唱组合后舍男生已和唱片公司签约,成为“超女”李宇春的师弟。

  ■案例5:平民写食乐其实,在千万“博民”里,平凡的“草根”博客才是绝对主流,往往更能吸引一大群非常固定的粉丝点击和评论。早在2002年,梅子把她的“写食日记”图文并茂地搬上博客,以温情、平实的“煮妇风格”博得一片叫好。2003年以来,梅子一直勤奋更新,后来她出版了《恋人食谱》和《温情煮义》两本“博客图书”,把“写食日记”从网络搬到图书里。

  博客赚钱的现实尴尬

  去年,网上朋友圈的问候语是“今天你博了没有”;如今,圈子里开始笑问“今天你博赚了没有”。博客能够赚钱,似乎已经为越来越多人认同。而且,把博客集结成书,这还是博客赚钱的初始化;按照眼球经济的普遍理论,在点击量惊人的热门博客上投广告赚粉丝们的钱,这才是博客赚钱的利润最大化。

  然而,没有经验可循的中国博客赚钱,已经遇到了现实性尴尬。就说“老徐的博客”,明星效应、上千万的浏览量、里程碑式的博客,如此之好的广告平台自然招徕了广告的追捧。可是,当日前某广告公司诚心诚意捧着银子去时却没人收钱!理由是,根据徐静蕾等明星与新浪当初的口头约定,新浪为明星的博客免费提供网络服务,徐静蕾为新浪免费提供博客文字,博客究竟属于谁双方并没有约定,所以广告费如何分成甚至分不分成都没定论。结果,广告热钱第一次惨遭“踢皮球”。

  博客赚的钱应该给谁?目前各方说法不一。“无论是租房的人还是提供带宽的人,它最多拿一点租金。绝对没有一个人会说因为我不收租金,所以你赚的钱全都是我的了。”洪波在自己主页上发表了这番“宏论”。而另一位名人董路的态度是:博客们为写作内容付出了劳动,因此这钱应该是博客们的。

  但BSP们(博客托管商)可不这么看。新浪高管陈彤的看法是,当初开名人博客,并没有考虑以盈利为目的,只是增加网站的人气和点击率,吸引尽可能多的网民,借机获取附带的商业价值。“博客上的广告属于网站,因为网站为博客提供了服务,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陈彤的观点在BSP那边有不少支持者。

  博客的未来“钱景”

  虽然赚钱后的利润分配成为博客赚钱当前最大的难题,但资金流总会流向有受众的地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长远来看,随着博客的日益走红,中国博客赚钱的商业模式会相当多样化,博客赚钱的钱景还是相当看好。

  首先,从利润分配方式看,网站和个人分钱是比较可行的办法。成立博客广告联盟的和讯网的计划是:在全球首批选择1000个博客,和讯网当中介,代理个人博客广告的批发销售,先将博客广告批发卖给广告主,再把广告所得收入按流量或广告投放效果与之分成,分成比例是博客主占大比例。新浪也表示最近会考虑博客的广告模式。

  洪波的观点是:个人或网络公司依靠博客挣钱的时机并未完全成熟,但“分账”的方向是可行的,分成比例可以商量。甚至还有其他灵活方式,比如博客个人拉来的广告,权益归博客个人,而新浪等BSP也可以把自己拉来的网络广告直接挂到博客页面上,权益归新浪所有。

  其次,从盈利模式看,中国博客的地盘将大大扩容。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认为,广告业务仍会是BSP未来的收入支柱,比如将汽车广告贴在汽车博客中,然后网站与博客分成。

  此外,随着3G技术市场化,手机在两年内会成为比电脑更重要的博客终端。有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最大的博客网站BoingBoing拥有最多浏览人数约170万人,它也是全世界被链接最多的博客网站。两年半以前,该博客开始经营广告,最贵的广告费用高达8000美元一周。

  相关链接

  何为“博客”?

  “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简称。原意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合在一起来理解为“网络日志”。它基本形式是:个人用户申请在网站上开设专用页面,在此页面上撰写文章、发布照片甚至视频。

  目前博客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内容从对其他网站的链接、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等。撰写者也叫“博客”。

  博客“史记”

  ●1997年weblog在美国诞生,到1999年首次被使用缩略词“blog”命名博客,成为今天最常用的术语。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blog”正式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视野。

  ●2002年7月blog的中文“博客”由方兴东、王俊秀正式命名,他们率先搭建了博客中国网站,撰写了《中国博客宣言》。

  ●2003年“中国博客网”上由“木子美”发表的网络性爱日记,引发网民狂热点击,“博客”一词成为中国网络搜索上的热门关键词。

  ●2005年7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调查声称,中国1/3的网民已成为博客,并仍然在快速扩散之中。

  ●2005年9月25日、26日搜狐和新浪分别推出博客大赛,其“名人博客”把商业大亨到演艺明星均包罗其中造高人气。但反对者认为,这是博客平民化精神的反动。

  ●2005年11月底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博客实际人数为1600万,平均每天有30.5万篇博客文章被上传到网上。2005年被认为是真正的“中国博客元年”,如同超女一样,博客成为一种时尚。

  ●2006年2月13日11时20分徐静蕾博客在开通112天后点击量冲破千万大关。博客影响力开始受到全社会关注。

文章引用自:http://finance.eastday.com/eastday/finance/node77285/node77756/node133692/userobject1ai202392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