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结婚的多,我和姜末送礼也多

把漫画和诗结合起来,制作成为一种婚庆的礼物,这是我和姜末的发明。一尺多见方里,一副漫画配上一首打油诗,画的是新人,写的是个性,问世以来,很受欢迎,供不应求。现在已经送出200多副了。

我和姜末回忆了一下,第一副作品大概是2002年为足球周报一位同事的婚礼而做的。因为新郎是搞美术的,也比较喜欢这个礼物。记得当时送了这份礼的同时也送了红包,大概也有个千八百块吧。

婚帖是很可爱的一把温柔的小刀,不过每个月都宰你几刀那可受不了。这事也真的难办:不掏吧,那是不讲情理,那是日本朋友“小心眼子”干的事;可是我等毕竟工薪一族,总是掏钱也掏不起啊。就说姜末吧,他是高中女生小叶子的家长,又是一辆嘉年华轿车的贷款主,人到中年很不容易;我呢,供儿上大学,2003年为母亲买了房子,每月还贷两千六七,平时又是大手大脚,不懂得理财攒钱,还死要面子朋友多。面对红请柬,你说会有多尴尬。有一回,我在出租车上和司机聊起这个话题,他死活不信,说我哭穷:“你这么大的名人天天在电台讲球,你那稿费还不老了鼻子了啊!”我听了哭笑不得,万生啊,小刚啊,你们可要做证啊,什么时候给我发过稿费啊!

活人不会叫尿憋死。况且我和姜末是活的名人。我们发明的婚庆诗画,就是一个一举多得的绝招。你看啊,送钱啊多俗啊,情义无价啊,送多少才算够哥们儿啊;送诗画有多雅致,既可为婚礼添彩,又可让后人传家,何乐而不为!而仅这一项,我和姜末每年能省多少银两啊!

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和姜末干了一部又一部,一发不可收拾。不过,这和那些报纸常发表的体育诗画生产流程不一样了。以前《睹球》那本书里收入的300多副诗配画,大都是先有画后配诗,是我配他;这回是先生蛋后生鸡,是他配我。我这人毛病多,一是磨叽,写诗作文,“屎不阻腚不拉”,这也是做报纸编辑20年养成的职业病。二是少觉,每天晚上不到12点睡不着。这可苦了我的搭档漫画美女姜了。常常是半夜三更我来了灵感,发一短信给他,并且要他第二天画出来,第三天装裱,第四天结婚用。这可给他折腾毁了,不但打乱了他夜晚的战略部署,也影响了他夫妻的生活质量(姜夫人前两天过生日,我也没送礼啊,改日我和姜末送上诗配画哈!)。

说到装裱,还有一笔账我没和姜末算啊。这每副作品都是一小张宣纸而已,拿着易破损,出手不象样,我就找到我的老朋友、可久画廊的老板小胡。人家可真是够了意思了,保质保量保速度,还不收加急费。不过虽说便宜,架不住多,一年下来也是两三千哪,这钱都我拿了。我从没跟姜末算计。我也不糊涂,人家姜末的纸和墨也是钱啊,再说我的诗是姜末用笔写上去的,人家也没要我润笔费啊!有一点必须让他明白,这几年下来,他的画有无发展我是不懂,而他的书法的确大有长进,而且快要自成姜体了。这肯定是我的功劳。

给迟尚斌女儿的这副诗画曾轰动上海婚坛。
给大连电台交通台红菲的这副,我很喜欢,他和她也很满意,现悬挂于新人书房。
这副作品有典故:新郎韩冰和新娘王慧是中学前后桌,大学一个校,而且一起留洋,恋爱十年,终成眷属。韩冰十年前给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一只马克杯,而他们的婚礼标识上的八个字是“卿卿十载,我我一生”。他们把杯子复制了500个,作为礼物送给了每位参加婚礼的人。
新娘丽琴是七彩云南人,新郎德强是大连绿茵体育用品商场经理的公子。二人现在加拿大发展。用墨的浓淡解决我的藏名字诗的问题,这是姜末的一大发明。
姜末婚庆漫画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画心。
小刚和竞男都是大连电台文体台的主持人。他俩是9月29日晚上在棒棰岛办的喜事,一对新人从海上来,焰火婚礼,很有新意。大连的习俗是二婚晚上办,小刚竞男头婚晚婚,也很有勇气。
半岛晨报同仁王博,世界杯前结婚。当时因忙于壮行签售活动,没能前去喝酒吃糖,委托林栋送去我们的诗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