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庆周·网恋·画配诗……

(2006-05-07 11:27:53)
真的不想再画足球了
   五一劳动节是劳你大架动婚的节日。黄金周是婚庆周。大连的马路上几乎每天都招摇着花缀的车队,许许多多的酒店宾馆门前都弯着红红的拱门。春天,结婚,很好的季节,很好的故事。
  五一这几天我没劳动,上网看看,发现姜末天天都博天天都干活,我很是惭愧。不过我又有发现啊:在他的劳动成果里,有我的一半啊,有诗就有画,哈哈,我也劳动了。
  一号那天中午,在香格里拉,伊宁的婚礼很是别开生面,万生主持的一个大片首映式,片名叫《爱情.COM》,男女主角是罗华和伊宁。我和姜末送了一个道具——诗配画。
  这部大片很有一些浪漫和传奇色彩,伊宁和他的老公竟然是网恋情人,这不仅仅使我们对现代生活中的网恋有了一个真实的正面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对一见钟情有了一个现实的生动的解释。她说,她是一年前的2月28日在网上偶然碰到他的。她叫“翠花”,他叫“北京人”。他们的相遇是偶然的,他们的结合却是必然的,至少他们都这样认为,而且他们勇敢地主演了这部大片。虽然很多细节省略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大片的续集及其最后的结局应该是圆满的。至少这是我和姜末的心愿。
  我们把这个心愿画在了纸上,写在了画上。给伊宁的这幅,据姜末说,画的构思有模仿《无极》之嫌疑,他说,《无极》拍得很不错,他至今还这样认为——尤其放风筝那段。我的打油诗曰:“欢乐正前方,前方是新郎,有缘会千里,牵手谢民航。”我并不认为我的诗写得多么好,但至少它是一个经历和一段感情的印证,在大连,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个伊宁和伊然,她们曾主持过很火的《欢乐正前方》。由此而来了这幅诗配画多多少少也让伊宁和那个长得很像刘仪伟的老公惊喜了一把。
  说实话,结婚送诗画,是我和姜末最得意的发明。大约始于2003年的10月,迟尚斌女儿结婚,我们实在不知该送什么能拿出手,就画了头牛,配了首诗,镶了个框。没想到,拿到上海,很是轰动。于是我们就开始批量生产了。
  我和姜末心里都想了,你说好朋友或同事结婚,把请帖恭恭敬敬送给咱了,咱不去吧,不好;去吧,得随份子啊。怎么随呢,送钱最实惠,可是咱送多少合适啊,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咱也送不起啊!送诗画,也是送实话。送点美术,搭点文字,或许还有点思想。当然,画画是很不容易的事,费脑子啊,诗也不是吐沫想吐就有啊,除了用心和劳力,也有成本啊,姜末出纸墨我负责装裱。不过,比掏钱随份子要感觉好多了。
  婚庆周·网恋·画配诗……
   创作这种生活诗画,不同于以往的足球诗画,至少,从心情上讲,是相当轻松的。当然,要创作就要认真,绝对不能应付,不能幅幅精彩,也要有求必应。这个生产流程是先有诗后有画,姜末配我(应当叫画配诗),通常我是用手机短信发给他的。对于有些不太熟悉的朋友,我大多采用藏头诗的办法,为姜末提供一种画画的创作空间,但是,很多时候却缚束了姜末的构图,因为我的诗是由他用毛笔写上去的,诗太齐整,很不利于构图。他也聪明,后来用浓淡墨的办法解决了突出人名的问题。给徐瑞雪、胡博的这幅诗配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徐瑞雪是我们大连日报计财中心的一位出纳,她的老公是她的同学,名叫胡博,在财政局工作,属羊的。于是,我就有了这样一段打油:“清风来五月天,最爱瑞雪兆丰年,一生缘定胡博士,又有真情又有钱。”姜末画了一个小姑娘手里拿着鞭子,她前面是一只小羊储钱罐。这画意显然采用了那首民歌的意境:“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这也是姜末的再创作,这种有个性的诗配画应该是有生命力的,我一直坚信,在文化土壤并不太厚的大连,我们俩的这种诗配画一定能够走红寻常百姓家。现在正是数量和质量积累的过程,不谦虚地说,如果我们俩是诗画超男,现在就等着孙隽来了。
   去年12月9日,毕福剑来大连主持了一台《星光大道》特别节目,带来了什么阿宝、三木科等,那天在天兴·罗斯福演出,柏成建请我和姜末去当评委,还有陈寒柏、焦延峰。那天是突然袭击,五点钟到那儿,六点钟演出,柏导让我们当场用诗画的形式作评语,姜末现跑到麦凯乐四楼买了一盒蜡笔,要了一打复印纸。演出过程中每唱一个人,我们就做一幅诗配画,而且当礼物签上名现场送给了这些歌手,他们都美毁了。事后,据柏导说,毕福剑特别满意,告诉柏导,要把我和姜末请到央视《星光大道》露一手。可这事半年过去了,一点儿动静也没有。有一天姜末问起这事,我说,这个小眼睛老毕是泡咱啊,要不然就是等咱送礼啊,现在这事儿吧你不顶上,他不可能给你镜头。姜末说,靠,那就等虾爬子下来,提了二斤送他。
   五一黄金周,一共收到三个请柬,送出了三幅画,最后一幅是给大连电视台新闻频道赵国宏的。赵是北广毕业高材生,八年前曾在我们老交通台当过记者,那时他的“台名”叫“阿了”,这阿了也真是了得,当年我们足球城四大扯在《东北之窗》侃球的时候,他也曾经加入过,文字很有味道。给他作诗,我原稿用的是藏头,大概是这样的:“为百姓先,家系心间,图与谁展,爱妻是丹丹。”对这首诗,我总觉得不够自然,有些牵强。后来,在给姜末发短信之前,我另起炉灶,作了一首“了字歌”:“阿了不得了,爱上丹丹了,他们结婚了,一生情不了。”姜末见了,大喜,给我回短信说:“藏头不藏了,这样更好了。”
   遭到他的表扬,我挺兴奋,我也趁机表扬了他一把,说他的书法艺术大有长进,“自成一体,天下一绝”。
   这不是恭维,是实话,而且是中国著名大书法家王可俊的原话。
   三年来,我和姜末的足球诗画合作已经有了400多副,去年结集出了一本《睹球》。但是中国足球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我们再下功夫也是失望。有身边知情的朋友感慨说:“就你们这个诗这个画,就你们天天出这个驴力,给足球都可惜了!”我问姜末有何想法,他说:“足球是烟,生活是酒,那个都难戒啊!”
    想想也是。那天我说:“今后咱们少抽点烟,多喝点酒,如何?”姜末笑而不语,半小时后,他兴奋地告诉我:“又画了一张足球的,你快配诗啊!”
    没办法,六月世界杯,姜末要去德国,他的足球漫画又要和我的打油万里相配了!
 
婚庆周·网恋·画配诗……
 
 
婚庆周·网恋·画配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