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喜欢从众的心理是推高票房的一大原因。君不见,马路边上的小剐蹭,立马会招来一大群人的围观,而且有意思的是,越看不清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越会招来更多的人一探究竟,如果此时再有个把好事者,把情节稍加演绎,就会吸引更多的人,使挤不进去的人又围成一个小群体,无形中增大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群。《泰囧》也有这么点意味,看名字里有个“囧”,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有什么囧,再加上不停的“票房黑马”、“小成本的大突破”等等煽情宣传,把许多不明就理的人引入了电影院。
年根岁末,人们喜欢轻松一下,开心一下的心理需求,也是《泰囧》票房大卖的原因之一。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稍早放映的《1942》。虽然《1942》投资更大、明星更多、历史感更强、场面更宏大,但剧中人物从头至尾破衣烂衫,一个个苦瓜脸,让大多数追求快餐文化的80后、90后失去了追捧的热情,以至于该片的票房与出品方的预期相差甚远。
还有一个反面对象就是《王的盛宴》。导演为了强化人物的冲突,一个个声嘶力竭的,尤其是刘邦,动不动就仰天长叹,东倒西歪,让人感觉不像是正常人在说话,使表演与人们的欣赏产生了距离感。再加上上映期间遭到了水军的吐槽,使其票房惨淡收场。
《泰囧》还有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桥段,也是让它票房节节攀高的因素。片中的一些情节荒诞而夸张,令人充满想象空间,不拘一格的剧情发展满足了人们娱乐的心态。
有一个老外找了两个人妖到房间里鬼混,把正在房间里的徐铮给逼到了床下。此时就看那张床吱吱嘎嘎几乎要被压塌了,让观者联想到了床上的三人是多么的疯狂,反衬出床下的徐铮是多么的窘迫。他在床下满头大汗,紧张异常的,手还不时地托一托床垫子,让人们大笑不已。床上三人的激情虽然没有太露骨的表现,但也足够让人联想,这样的尺度,审批通过也是不容易的。还有一段情节,王宝强到黄渤的房间偷护照,恰巧被黄渤给撞到了,于是他就顺势假扮泰式按摩师,给黄渤进行起按摩。夸张的按摩手法,几近拳打脚踢,让人不笑都不行。
总之是一段段夸张而幽默的剧情串成了整个影片,没有更深的内涵,也没有合理的故事情节,就是用这些类似无厘头的东西来产生爆棚的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