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得晚,都四月份了,天气还那么冷。每当我们感到些许春日的气息时,不是一场瑞雪,就是一次寒流,又把我们拽回到寒冷的冬日。身上的厚衣服也不敢轻易地退去,穿得始终跟冬天没什么两样。
今天,清明小长假又如期而至,我和家人一起来到圆明园踏青,这儿不像市里的公园那么人流如织,开阔的视野让人们依稀能感受到当年皇家园林的气派。
一阵阵的微风吹拂在身上,令我有种暖洋洋的感觉。树上的枯枝也冒出了嫩芽,河水,在晨晖的映衬下泛着粼粼的波光,春天,已经实实在在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河畔的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提醒我,这里是一片荷花池。虽然现在还是空旷如野,但池边顽强冒出的花枝硬茬,还是能预示着它们盛夏时的繁茂景象。到那时,争奇斗艳的荷花,将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来到著名的海晏堂遗址,令人心生感慨。与以往一样的,依然是那些象征耻辱的巨石,默默地矗立在那里;不一样的,是游人已经无法走近这些遗迹,它们已经被铁栅栏无情地隔离开,游人已经无法像以前一样随意参观,零距离地触摸它,只能远远地感受它的历史沧桑。
以前对圆明园的了解还是有限的,认为它只是皇帝临时度假的园林。在参观了有关圆明园历史陈列后,才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满清统治者是游牧民族出身,他们根本过不惯紫禁城里那种封闭、枯燥的生活,而且夏天的紫禁城又酷热无比。所以,自打康熙皇帝开始,就开始在西郊营建圆明园,作为他长期生活居住的地方。除了参加一些必要的庆典和外交活动,一年中,康熙会在紫禁城呆上一个月,其余的11个月都是在圆明园度过的。
到了雍正帝,更是成年累月地生活在这里。一方面雍正帝的发迹就在这里。是他巧妙地安排,让康熙帝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孙子——未来的乾隆帝,并决定把皇位传给这个出色的孙子。雍正也由此渔翁得利,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二方面雍正帝也想利用这里的风水,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国家治理得更加强大。
不觉间,已经过了中午,我们几个人都感觉饥肠辘辘的。于是,我们匆匆乘车离开这里,来到“李老爹”家,在辣火锅的沸腾中,满足了口舌之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