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崇尚自由、讲求宽松的人。
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很能体现我的这一习性。我穿袜子的时候,从来不把袜口套住秋裤,不但如此,还要把袜统折一下,降低到脚踝附近,这样我才觉得舒服,没有束缚感,无论是寒冬腊月,雷打不动。在选择穿戴方面,无论是选择内衣还是外套,我都喜欢宽松的,因为我不愿意让我的脚、腿、小弟弟还有上半身受到过分的束缚,否则我会感觉很不舒服,这就是我的宽松情节。
以前没有结婚的时候,我一个人睡一张双人床很惬意,伸胳膊伸腿没有问题;结婚后,俩人睡一张床,已经开始挤了,感觉有点不自在;到有了孩子后,仨人睡一张床,我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感觉更不得劲了。我把普通的双人床变成了两米见方的大床,还是没有达到我的舒展要求,唉!生活真的是两难啊!
形成这一习性的原因我也分析过,大约就是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造成的。
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家基本上都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小孩,两个都是比较少见的,如果是独子则更是凤毛麟角了。我记得我们楼有一家姓肖的夫妻,小两口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却没有孩子,就领养了一个女孩,他们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这个女孩身上。女孩很可爱、很懂事,一直跟我关系不错,喜欢跟我一起玩。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得越来越不像她的父母,领养的风言也不知道经谁的口传了出来,肖姓夫妻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成长,不得已搬离老房,远走他乡,从此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因为每家都是多子女,而父母大多又是双职工,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所以那时的孩子都是“放养”,不像现在的孩子都是“圈养”。
那时候的家庭很有特点,因为每家收入都不高,生活都很艰苦,所以孩子穿的衣服一般都是老大穿完了老二穿,老二穿完了老三穿,越到小的,衣服就越旧越大,我就是属于那穿越旧越大衣服的老三。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宽松,如果太紧反而会感觉别扭了。
对于我们这帮孩子,平时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不会有过高的奢望。一般来说,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真正穿上一身新衣服、才能吃上几顿象样点的好饭、才能使素很了的肠胃揣点油水,所以,那时候的孩子们都特别盼着过年,经常是掰着手指头算日子。
以现在孩子们的眼光,或许会认为那时的孩子很可怜,但是,那时候我们却很快乐。
我记得那时候的课程很少,到下午三点钟就没课了。一到放学,孩子们就“放羊了”。种类繁多的游戏是现在的孩子连听都没听说过的,我能想起来的就有骑马打仗、骑驴、撞拐子、滚铁环,打弹球,丢沙包、玩陀螺、弹弓、链子枪、跳皮筋、跳房子、捉迷藏、扇方宝、玩烟盒、玩糖纸等等,每天都会玩到天黑,直到孩子们的家长都出来叫自己的孩子回家吃饭为止,就像现在的一句网语“贾文鹏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呢”。那时的孩子无忧无虑,只知道一味的撒欢打滚,完全释放出了孩子本来的天性。
要说那时的孩子一点烦恼都没有也不对,因为玩的疯,所以经常会身体受伤或给别的小朋友造成伤害,衣服被撕破了或被拽掉几粒扣子更是家常便饭,每到这时候都是我们最痛苦的时候,都不敢回家,最后熬不过去,硬着头皮回到家后,免不了要挨家长一顿臭揍。
我记得有一次玩骑马打仗,不小心把胳膊给弄脱臼了,我疼痛难忍却又不敢回家,直拖到很晚才回家,最后,饱受父母一顿数落,还臊眉搭眼地被家长带着,去一个会正骨的人家给我正了一下。没想到,好了伤疤忘了疼,没过两天就与别的孩子打土坷拉仗,一使劲再一次原位脱臼。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让家长知道了,我自己独自去了正骨医生家里,好说歹说地又进行了一次正骨。直到现在,我的右肩周也不如左肩周硬朗,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还有一次,我和小朋友在屋顶上玩捉迷藏,不小心把脚给崴了。到了晚上,脚踝骨肿得跟馒头似的,但是为了不让父母发现,回家后我还得强忍着巨痛,作出正常走路状,然后再偷偷地用热毛巾敷肿胀的部位,过了几周才消了肿,现在想想都后怕,要是真骨折了,这么藏着掖着给耽误了就麻烦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家长和自己对小伤、小病都不怎么当回事。有一次,我们两拨人玩撞拐子,坚持到最后,就剩下我跟另一个小孩,做为两拨的主力还在坚持着。又经过数回合的激战,我已经筋疲力尽,颓然地被撞倒在地上。正好地上有个碎玻璃茬子,一下就把我撑地的左手掌给翻开了,划伤的口子有一寸来长,当时我的脑袋都蒙了。被小朋友送回家后,妈妈只是用清水给洗了洗伤口就给包上了,连医院都没去,更别说什么破伤风针了,当时没有感染就是万幸了。现在低头看我的手掌,还能清晰地看到当时留下的那一道永久的疤痕,那时候的孩子太皮实了!
那时候的孩子甭管多大,都喜欢学骑自行车,够不上梁就掏档骑,反正要跟上大部队去兜风。这样的代价就是身上到处是伤痕,自行车也被毁得不像样子,“除了铃不响哪都响”。有一次,我的小腿肚子被划出个很深的口子,用棉纱缠着。可巧当时是夏天,院里的小朋友都去游泳了,我也急着想跟着去,可看看缠着纱布的伤腿又不能前往,情急之下竟然用凉水把纱布和伤口剥离,顾不得感染和疼痛,就跟着去了,真真是“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曾经对这个时间的认知是与“实现四个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总认为那是个遥不可及的日子,可到如今,它已经实实在在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一个哲人说过一句话,我感同身受“当你喜欢回忆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老了。”
我从一个孩子已经蜕变成了孩子他爹,对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的孩子又有了一个重新的审视。现在的孩子被家长每天接送,平时被督促着上各种辅导班,学习钢琴、英语、奥数、古筝、唱歌、主持、表演等等,生怕落在别人的后面。每个父母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来教育子女,也不管子女是不是那块料,强行地剥夺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一份自由和轻松。
现在的家庭都是“千顷良田一根苗”,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周到得做完了每一件本该由孩子完成的工作。在现在的都市里,很少有家长会让自己的小孩子单独上下学、单独在外面玩。一方面是因为路面上的车太多,一不留神就会发生交通事故,家长们宁可多辛苦一点,也不愿意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惨剧;另一方面是社会还不够安定,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拐卖儿童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们不得不予以防范。于是乎,孩子们就更缺乏自由自在的活动空间了,他们面对的是更多的书本、视频、钢琴、玩具等缺乏生命的东西,被“圈养”在教室和家里,被束缚在老师和家长制定的各类计划中,与自然亲近的机会越来越少,像一颗温室里的幼苗,经不起暴风雨的洗礼。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与其他孩子的比拚与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却在不经意间失去了一份淡定、一份宽容、一份潇洒。
我怀念我孩提时曾经历过的岁月,那段浪漫无忧的时光。
那时的阳光特别刺眼,刺得我闭上眼睛后总会感觉一阵阵地发黑;那时的白天特别的长,长得可以让我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天性;那时的天空湛蓝湛蓝的,蓝得让我有种心醉的感觉;那时候,那时候离我已经渐渐远去,以后再也不会重来,留在我心底的只是一页泛黄的记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