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人追踪]对玉洁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图)--社会

标签:
变性人易性癖性教育andy大雄陈智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专家文化 |
分类: Andy大雄之心理医生在博~~~ |
*凤凰博报首页http://blog.ifeng.com2008年12月18日推荐本文。
(以上照片为泰国变性人Poy)
[“变性人”新闻追踪]对玉洁要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心理专家同时呼吁加强“性别认同教育”
本报讯(记者李晓颦)玉洁的遭遇经本报报道后,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其中也包括心理专家。汕头心理咨询网主任心理咨询师陈智雄呼吁,对玉洁这样的个案,社会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同时他也呼吁,对孩子的“性别认同教育”不容忽视。
陈智雄在看了有关玉洁的报道后认为,该案例的心理因素还是比较明显的,这应该跟他小时候的性别认同教育有关。采访中玉洁确实提到,小时候奶奶经常把他当女孩子打扮。这实际上就是他所接受的“性别认同教育”。陈智雄认为,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玉洁属于性角色问题,其心理发展过程可以推断为:儿童期性角色定向偏差—性心理身份障碍—易性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陈智雄告诉记者,他也接触过类似的个案,而且他认为,真性易性癖(最好符合这些条件:持续地感受到自身生物学性别与心理性别的矛盾或不协调,对手术的要求至少持续5年,心理治疗不少于1年而无效,精神病专家证明其精神状态正常,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等),可能做变性手术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他呼吁社会对易性癖以及他们的诉求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同理,你不知道他曾经承受的痛苦,所以你不能再残酷地去批评他。不过他也提醒“玉洁”们在术前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多一些客观的了解,毕竟人生是自己的,自己要对自己人生的重大选择负责,手术有可能令患者得到较大的心理解脱,但也不要盲目相信“从此幸福”的童话。
陈智雄告诉记者,从玉洁的个案中人们也应该得到另一个启示,就是对孩子的“性别认同教育”应该引起关注。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包括性别认同教育,不但要给孩子讲男女性别方面的知识,而且要通过成人对孩子的日常对待来进行。给孩子取的姓名、小名,穿的衣服,买的玩具,做的游戏,给他们讲述的性别角色故事,其实都具有一定性别认同教育的意义。(《汕头都市报》2008年12月11日)
下面再与各位博友多分享几张泰国变性人Poy的精彩照片:)
她/他到底是做男人好?还是做女人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