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区。到处是春花。自然里。春天里。已厌倦城市,还是乡下好。。。。
1
俺喜欢买书,家里到处是书,什么厨房呀,洗手间呀,储物室呀角落里都有书。其实,绝大多数的书都没有翻看过,买书纯粹是种习惯。年轻时假装文艺青年,所谓的爱好文学也纯粹是为抠女孩子装门面用的。但是,范成大的诗歌俺是真的喜欢,有一段时间公文包里放了一本竖排繁体的《范石湖集》,在人多的候车室里拿出来阅读,特装逼,特懵人。
2
为什么俺喜欢范成大的文字?这与俺当过知青有关,人们的记忆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都难忘。时不时俺会浸淫在下乡的那些影像中。斯土斯民,融于田园乡土,关注民间疾苦。范成大诗歌形式正是咏赞田园风光,反映民生疾苦,抒发爱国思想,描写山川行旅等。俺读他的文字有共鸣。
3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他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晚年隐居故乡石湖。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爱国情感激昂悲壮。其《催租行》、《后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4
为了租地种菜的事,最近在乡下跑了几次。听公鸡晨鸣,看山花烂漫,心情豁然开朗。与分管农业的县长晚宴,问他如何熟悉农业?县长说:先去熟悉二十四气节吧。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俺当然知道,雨水过后,便意味着气温回暖,叶绿花开。。。。。

没有携带大相机,用小DC记录沿途的景象。。。


人事改,花源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紫金山区路遇一位大嫂,告诉俺们那些山花的名字,并热情邀请俺们去她家坐。她说她儿子也在深圳工作,俺奇怪她怎么知道俺们从深圳来?她说看到你们开的B车,俺说这不是深圳的车,是内蒙的车。大嫂不相信的说:“你们不要骗我了,B车就是深圳的,我儿子也开B车呢”
哦??多朴素的大嫂呐。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李花


山楂花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你耕田来我织布

闲居日出都无事,惟有开门扫地声。

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一只孤零零的狗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在村长家。饱吃土鸡香饭,侬家便是仙家。

村长说:这些老屋上的雕花壁画都有百年历史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追旧游、不减商山沓沓,犹有人、能相记否。

如今的乡下早已没有范成大诗歌里描写的民俗,年轻人都走了,村里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

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山川如识我,故旧更无人。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山民正在烧荒地,烟雾缭绕天色青。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

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消磨。
那些花开的日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