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逸事. 五年前】--2

(2010-09-05 23:58:25)
标签:

博客五周年

影像记录

北京

街头

分类: 【我行我摄】记录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如果不是新浪博客提醒,不会想到一晃就是五年过去了?当新浪开始做博客时,俺并不知道博客是个啥东西。后来有年轻人告诉俺去看看木子美的博客,很好玩,很另类。木子美是通过写博客暴露自己的隐私,让很多的男人遗精。靠,祖国教育居然也可以培养出这么先锋优秀的女子。随之博客这东西开始流行起来。

  之前,俺单位有个户外活动的网站,是一个很小的圈子,时不时也会将一些纪录片放上去与朋友们交流。后来,户外活动的少了,渐渐对上网没了兴趣。影友老Z劝告俺说,“我们也去新浪开个博客吧”。俺特愚,只是把博客与木子美联系起来,回答老Z说:“老爷们有什么隐私好写的?” 老Z大笑:“你丫的就想歪了,你就不能说点别的吗?什么知青回忆录,什么旅行图片呀”。那倒是。

  没有多久俺在博客上贴了一点文字,其中有一篇是《京城逸事》,老Z看后说:“怎么没有以前的图片呢?”俺说:“以后补充上吧”。。。。须臾,这一补,便是五年过去了。

   五年前,俺拍的相片多用反转片,基本上是冲出胶片后就束之高阁。没有精力为了博客贴图去扫描。后来,渐渐发现数码照相机真的很方便,随时拍随时就可以贴上博客。可以说,数码照相机的普及为博客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些记录是2005年的冬天拍的,那年老千还在北京上班,他陪同俺去北京的郊区转了转。当时的感觉是,什么都好,就是城里的路堵,俺一路上唠叨“ 北京的路真的堵,堵的人心燥”。五年过去了,本来想,这奥运大搞基建,京城的路应该有所改善,可这几天又看新闻说:“去北京的高速路堵车上百公里”,啧啧。城外如此,想象城里的路也畅顺不到那儿去。前几天,北京的老W电话俺,他又换了部新车,路虎发现4 2.7L,使用柴油  。。。。。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去京城时,老D电话我:“今年,12月北京的天气是特别冷,多穿点衣服。”于是,我托运了一箱的冬衣。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去路边吃早餐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俺记得在这地方拍冰的湖时,有便衣过来恶狠狠地说:“这里不许拍照?”,俺说“为什么?”,便衣说:“知道那对面是什么地吗?” “真的不知道”“不知道也不能拍,走,走,走”,俺问随行的老W,什么地儿这么神神秘秘的?老W说:“不就是什么什么住的地方嘛?” 。这老远的,什么都看不见,也太自欺欺人了。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这个角度被无数人拍过,匆匆路过,记录一张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达瓦里史们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自行车少了,汽车多了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决定老百姓大事的地方,老百姓无法靠近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往事越千年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车堵不说,这地铁里也堵啊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新郎借用这种车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新娘坐这种车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潘石屹与他老婆张欣搞的一个别墅区,概念是极富创造性地把亚洲12名建筑师极端个人化的实验性作品付诸现实。公社的确在长城脚下,是从北京城里去居庸关的一个谷底里。 车进了居庸关,再从水关折回驶向山的深处。路人稀少,景物萧瑟。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参观是要预约的。草草转了一下,没有的说,概念不错,内容也不错。“古代的长城、当代的建筑;东方的理念、西方的形式” 参观一下房间要人/120元。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公社的厕所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到处是红袖标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京郊的滑雪场,说是人造的雪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这身打扮,让俺想起下乡的日子。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还有点时间,没有目的地去田野里瞎球转。 北方冬天的田野,与南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神韵。平川万里,一目尽霜天。这是一幅宋词一样的画卷。我喜欢冬季北方的树。清淡、清静、清爽、清闲。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去这家找吃的,没有想到贼老大的院子,只有这位弱智青年一人看家。 一问三不知。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再去村里,奇怪这里房间是空荡荡的,居然没有人居住。有点象古代游侠电视里的情景。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在纯净的蓝天背景下,喜鹊们在干秃疏落的白杨树上目中无人地交谈。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终于见到了人。询问他那里有妇女做饭的村子,“老兄遥指杏花村”。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看到打谷场上六、七个老汉在屋下懒洋洋地晒太阳。坐下来与他们聊聊天,也是一种乐趣。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每次去京城,我都要抽时间去广场上溜达一圈。也许中国人有个广场情结,从小就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这哥们肩抗着行李,看着天安门发楞。比我还固执,抗着行李不累吗? 还是激动地不知道累。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传统教育:天安门前留个影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没有感到冷的特别,倒是这凉风飕飕的叫人清爽,天也是贼蓝贼蓝的好。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到了京城,天气也就是-8度左右。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车行北京的路真的堵。有时候堵的人心燥。 套用电视剧《家有九凤》中的台词:看见北京的路,饿心里堵的慌;比起深圳的路,饿心里亮堂堂。。。。。。

--------------------------------------------------------------------------------------------------

 

附件:俺在与老乡讨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问题,老千在旁边抓拍了几个镜头,这充分说明俺深入群众。“老婆孩子热炕头,冬天是想女人的日子,冷被窝里怎么能没有女人呢?哈哈” 农民们的话,阐释的是苦寒中的坦荡与乐观。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京城逸事. <wbr>五年前】--2



-----------------------------------------------------------------------------------------------

 

 

 

 

 

 

 音乐:悠远的天空



我的更多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