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2010-07-09 23:27:14)
标签:

美食

蟹黄汤包

陈士荣

靖江

分类: 【目见耳闻】记录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蟹黄汤包: 馅心精选金秋时节大河蟹、新鲜猪肉皮、正宗老母草鸡特制而成,皮薄,汤清不腻,稠而不油。

 

  去南京,半路拐去靖江。不为别的,只想去靖江品尝传说中的“蟹黄汤包”。

  俺吃过各地的包子,什么天津狗不理;四川九园包子 ;上海南翔小笼包;云南破酥包子;扬州五丁包;广东叉烧包;新疆薄皮包子等等,当然还是新疆的薄皮包子最好吃,因为过去吃习惯了。
  俺以前并不知道著名的“靖江蟹黄汤包”,只是到了江苏后才听说:“靖江蟹黄汤包是中华四大包子之一”。这所谓的“四大”也不知道是谁赐封的?有何依据?俺只觉得“天津狗不理”符合中华著名包子,因为“狗不理”这名称太损,好读易记。其他的包子都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当他们眉飞色舞地介绍说:“靖江蟹黄汤包有“两绝”:一是制作绝,二是吃法绝。中华著名”。这让俺很是好奇,一定要到靖江看看这蟹黄汤包还能比俺们新疆的薄皮包子好吃吗?

  靖江制作“蟹黄汤包”的餐厅有很多家,比较出名是《鸿运酒楼》。使用车载GPS,俺们很快找到了靖江的这家餐厅。门面不大,口气不小,牌匾上是:“陈士荣:江苏省著名商标,靖江蟹黄汤包注册第一人”

  走进餐厅,服务员送给俺一册连环画。详细介绍了陈士荣做汤包故事。原来蟹黄汤包在江苏靖江已有200多年历史,而陈士荣做汤包不过6年,是陈师傅将这蟹黄汤包发扬光大,推广全国。

  靖江蟹黄汤包制作绝:馅心精选金秋时节大河蟹、新鲜猪肉皮、正宗老母草鸡特制而成,皮薄,汤清不腻,稠而不油。吃法绝:品尝汤包一定要记住十二字要领: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吮汤。 

 结论:吃着好玩,吸一口,汤没啦,皮薄肉少,不过瘾味道尚可,值得一吃。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门面不大,口气不小,牌匾上是:“陈士荣:江苏省著名商标,靖江蟹黄汤包注册第一人”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店面装饰的很简单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还有河豚吃?俺们也要品尝一下。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俺去厨房看看,还算是干净。厨师正在炉灶上蒸螃蟹。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熬蟹油蟹肉性凉,腥味较重,需以小火煎熬。方法是:先将活蟹洗刷干净,上笼蒸熟,去壳剔出蟹肉、蟹黄通称蟹粉 。炒锅置小火上烧热,放入猪油,现煸姜末、葱花,然后下蟹黄、蟹肉500克蟹粉需加500克猪油 ,慢火煸炒,去净水气,使蟹粉与油脂融为一体,冷却备用。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厨师们将蟹黄蟹肉背离出,都是人工活儿。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制作蟹黄汤包最怕破皮漏汤,所以面粉一定要用筋度高的高筋粉。和面时添加少量陈村枧水和盐,场制20分钟,可以有效增加面粉的筋度。和面时,也要一边搅拌一边加水,让水和面充分接触,以增加面团的韧性。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包子里怎么会有鸡汤呢?原来包子内馅是鸡汤熬皮冻加蟹黄蟹肉。蒸包子时,鸡汤皮冻遇高温变成了鸡汤。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小心翼翼从蒸笼里取出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服务员不小心拿破了一个汤包,汤汁流出。她说:要补偿一个给你。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姜丝和醋必不可少,蟹黄汤包鲜味十足,客人吸完汤汁后,很难马上尝出馅料的鲜香,必须加点姜、醋调和一下。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红烧河豚鱼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门前的广告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靖江街头:吃蟹黄汤包长大的靖江MM都长的挺饱满。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靖江街头:鸿运酒楼在靖江城管楼对面


【蟹黄汤包.河豚.陈士荣.靖江】
▲   靖江街头,摩托车占满了人行道,这也是靖江一景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