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珠海阿龙兄关于乌镇西栅的文章,深有同感。俺就不明白为什么要将这千年古镇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布景。一切都是全新的,一切都是人工的,闻不到一点历史遗留的气息。古镇应该保留它古镇的原味,那怕是烟熏的旧屋,残败的围墙,世袭的居民都会折射出历史的沧桑,保留下传统的文化,才能带给后人无限的思念。当俺花了重金看到的只是空荡荡地如同来到一个临时搭建的舞台,有些失望。。。。。
-------------------------------------------------------------------------------------------
附文
鬼镇
从走进乌镇的那一刻,就觉得这地方肯定闹鬼。上回在天一阁也有这种感觉,但天一阁毕竟是藏书的地方,阴气重。乌镇闹的哪门子鬼呢?我们到的是西栅景区,也是乌镇最大的景区。不知是哪个傻逼领导的授意,把乌镇所有的居民全部搬迁到了镇外新建的居民小区,整个镇都空了出来,全部做餐饮住宿和其它商业用途,我期待看到的江南水乡生活成了泡影。我们是下午三点半到的,游人很少,整个镇子空荡荡的,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电影外景地。
这原本是一个精致得让人窒息的古镇,但是这种精致被空彻底抵消了。虽然你走过每一座小桥,走过每一块麻石板,都觉得是踩在故事上,你觉得每一扇门都充满了叙述的诡秘,但是这些故事都随着人的迁移戛然而止。
要利欲熏心到怎样的程度,才会做出一个把古镇腾出来的决策?
乌镇这里人类活动的印迹可以上溯到3000年,正式建镇也有1300年的历史。乌镇本身应该是一部活的历史,如果不人为地改变它的轨迹,它至少还应该再活1300年。现在它成了一座死镇,别说风情不再,就是想风骚一下也找不到感觉了。它的功能只剩下了供人拍照。活活地掐断了江南水乡的呼吸,乌镇被制成了一个漂亮标本。
我一向觉得旅游打造文化品牌的提法很搞笑,这年头有几个是奔着文化去花钱的,无非是找个陌生的地方掻首弄姿一下罢了。但我也没想到有对文化那么仇恨的,恨得要连根铲掉的地步。乌镇这地方算是完了。
客栈的老板娘站在路边拉生意,她的头顶是那些吱呀作响的小窗。天色一暗,红灯笼就陆续地亮起来。我说下回吧,这次我忘了把箫带出来了。老板娘问,带箫干什么啊?我说,引鬼。老板娘一个白眼就缩回去了。
不知现在全国有多少这样的鬼镇?




都是道具


都是布景



都是新门
















没有居民的街道


新修的老邮局


万户萧疏







漂亮的一对小MM



大浪淘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