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织棉被
俺很奇怪在深圳这个没有冬季的地方,在一个住宅小院里,居然看到了传统弹棉絮,手工织棉被的场景。深圳这贼热的地方,是用不上厚棉被的。记忆深处早已尘封的印记又浮现了出来,早年前俺从新疆来深圳时,除了几箱的书,就是一床大棉被,那是用新疆的棉花手工弹织,俺娘亲手缝制出来的。记得小时候新疆的夏天,总会有弹棉絮的匠人不知道从内地什么地方来,在居民区租间小屋,简单地架好一个大床,然后就有市民抱来旧面被让他们翻新。那时,买新棉花都要用棉花票。只记得,舍不得用棉花票,家家都用旧面被去翻新。而棉花票存下来去悄悄换了大米。因此,弹棉絮成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场景。俺那时就挺喜欢去看弹棉絮:匠人先将旧棉被的网线一一撤除,将发黄结块的棉絮撕开,铺摊在板上。然后用一个大弓将旧棉花弹松,棉絮随着弹奏的共鸣,在空中飞舞。弹到兴奋时,匠人还会将手中的木垂向空中抛接一下,玩点小花样。俺们会发出羡慕的惊叹,匠人们更得意了,口里会哼出小调。那时候的人,大多特麻醉现状,没有太多的欲望,就连弹棉絮都认为是门好手艺。棉花弹好,然后铺白色底线,拉红线蓝线,点缀些小花小草。再用一个锅盖一样的板稍微压实定型,棉被就算织好了。当然棉被织好了还不能使用,回家后还需要用被面,被里缝合。记得那时候的年轻人结婚,送一幅丝绸的被面就算是一份大礼了。世事变迁,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能有耐心自己动手去缝被子,买来被套一套了之。几十年后,再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不免唏嘘一翻。发楞很久。老婆问:“看什么呢?还不快走”俺说:“你以前自己缝过被子吗?”老婆说“没有,现在谁还用这样的被子呀?”
俺感叹到:“广东人不懂新疆人的回忆啊”。老婆说:“别酸了吧”。“唉,
同吃一锅饭十几年了,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经历不同啊”俺自言自语。。。。。
B 流浪狗
深圳街头有多少流浪狗无从考证。但是,只要注意观察,可以说流浪狗是满街都是,有些狗还是相当不错的品种。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少市民仍习惯散养狗,造成一些有主的狗处在流浪状态。二是市民跟风养狗,养的不耐烦了,赶出家门,遗弃街头。俺总认为要养好一只狗,主人是需要相当的毅力和修养的,否则好玩了几天后,狗尿狗屎狗鸣狗病等,够你烦恼的。俺看到有几只流浪狗在一个新区里游逛。过了大半月后,居然队伍发展壮大了。它们流浪一段日子,便有了自己的组织,可以成群结队,可以繁育后代,可以生活的游刃有余。这让俺想起那些流浪街头的。。。。。生活要求不高,生命顽强。
A--织棉被




B--流浪狗










相关记忆:
【露天电影.城市.深圳】
【露天舞会。城市。深圳】
【岁月如歌】
【那时候。。。。 】
流浪狗之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