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路过下沙村,村里又举行元宵万人大盆菜活动。去看热闹,比想象的热闹,比过情人节有意义。民俗的传统的东西不能丢。问村民,今年有多大的规模,村民说:今年摆了2000多桌,厨师请了几百人。估计有2万多人参加。为此他们准备了有三个多月。好家伙,人山人海的。舞台两边的对联是:“深港两地心连心,元宵盆菜迎奥运”
虽然没有讲究对联的平仄相合,虚实对应,但是村民的政治意思绝对到了,呵呵。。。。
COPY:
深圳福田沙头下沙村有500多年的历史,村民都姓黄,4000多村民中,一半以上旅居海外和港澳台地区。下沙“黄氏宗亲会”历史久远,从宋代一直流传至今。每年举办两次祭祖活动,以敦亲睦族、弘扬祖德为宗旨,盛况非凡,并且融入到“世界黄氏宗亲总会”之中。祭祖活动最大特色就是吃“大盆菜”。据了解,“大盆菜”其实是南粤沿海地区一个古老的习俗,但是把大盆菜作为一个品牌推到极致境界的在深圳就是下沙。下沙人吃“大盆菜”的习俗延续到现在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大盆菜已成为下沙文化灵魂的载体。从1995年起,下沙人元宵吃“大盆菜”的规模越来越大了,2002年正月十二,下沙人摆宴3800桌,宴请世界各地宾客6万多人,在村文化广场摆设传统元宵盛宴“大盆菜”,并以此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关于大盆菜的起源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南宋末年,9岁的宋少帝以及追随他的一众兵将,在元兵的追杀之下向南逃,逃到香港九龙一带时,已经到了半夜而且天又下雨,士兵们又冷又饿。当地的老百姓于是把自己家里的食物都拿出来倒在一口大锅中,让宋兵们饱食了一顿。以后,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每逢年初,都会从家里拿来各种各样的食物,倒在大盆里面一起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吃“大盆菜”的习俗。
临时搭建的灶头
用三轮车不断运送煮好的食物去配菜中心
黄氏宗堂
配菜中心
有市领导参加祝酒
不少老外也来参加活动
忙到黑夜还没有完。。。。
闹元宵古筝演奏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