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

(2006-12-20 13:34:15)
分类: 【我行我摄】记录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去平遥快两年了。昨天,平遥裕丰恒的掌柜刘立雄来电话问好,告诉哦他家的客栈又装修了,并且在客房都装了网线,可以方便住店的客人使用手提电脑上网。他邀请哦再次去平遥看看。。。。。
想起来前年冬天去平遥,好象是昨天的事。
对平遥古城听的耳朵起老茧了。每年都有平遥国际摄影展,摄影人都知道平遥,也大多去过平遥。可那是夏天,冬天的平遥游客稀少。前年冬天去平遥,是元旦期间。遇到多年难遇的大雪,行路难。从临汾到平遥仅仅两小时的路程,哦们用了一天还没有到达。第二天的中午,终于到了熟悉而陌生的平遥。
为了便于上网传资料,哦们选择住在丽泽园-号称四星级的酒店。与世界上多数星级一样标准,一样刻板。也一样方便,一样标准化的舒适。
同行的老G出去刺探城内情况,回来推门就说:“有感觉!有味道!来古城住星级酒店那可是太SB了。”这个老G干吗骂自己?再说,每个人的需求又不相同。
感觉?味道?这古城到底是什么感觉?是什么味道?为了探究,哦也先去侦察一番。走出宾馆,从西大门走向西大街。
真有味道。一种身心感觉的全方位的被置换的滋味。冰天雪地中突兀出来的城墙,门楼,红灯笼,歇顶夹着的宁静街道。 
是有感觉。是一种现代人可自由分享历史过程的感觉。浩月下零星驶过的摩的,单车,不慌不忙的行人。朴素而带有古老的生活气息。
当下哦们决定明天搬出宾馆,住进民宅。
住在古城外豪华的宾馆,想着古城内充满故事的街道和大院,那种身体的舒适感排解不了心理的不满足感,在一个太习惯的环境中,除了舒适,没有任何新的,异样的东西。
旅行,就是要旅新。去突破和变化那些习惯。寻找新的色感,口感,体感,心感。没有新感觉,那就永远不如呆在家里。
第二天一大早,哦们考察了几家民俗宾馆。最后选择了“裕丰恒民俗宾馆”。一处清代建筑。
大院前厅为餐厅,穿过餐厅进入内四合院。左右正房中间是小客厅兼餐厅。东正方为上房。老板刘立雄把哦们引入上房,走进房间,花格木窗,剪纸窗花。5平米热炕,炕上木茶几。由于是冬季整个四合院里客人仅有哦们两位,再就是老刘家两代五口人。清净、亲切。
哦们甩下行李就上街开始溜达。
出门不远就是明清街。游客稀少,街面店铺生意自然清淡。整个古城的建筑还都住着人家,是几代人至今实在生活的地方。
哦们晃荡在巷子和街道之间,没有目标,走那是那。转着转着,看见“天元奎饭店”有点意思。走进去,显然是一个满足西方人口味设计的,里面有四五个鬼老,有俩在发傻,有俩在商计行程。哦们晃进去,一种深圳找不到的味道---安静,休闲,自在的感觉扑面而来。特别是那老板,哦点了一瓶酒可是哦自己也喝不了,他懒懒地说没关系,喝多少算多少,喝一杯给五、六元算了。嘿,瓶装的酒还可以分杯喝。吃饱喝足,继续晃荡。看见有“日昌行”想进去。这才知道买票必须买古城通票,也就是把十二个主要景点捆绑在一起的票,任何一个点不可分买。啊,让旅客没选择,也就是说,你哪怕就看一个景点也得买120元的全票。这太不厚道了。这是对平遥唯一不满的事情。而且是相当地不满意。
继续晃荡。这时一个三轮摩的司机上来和哦们搭讪。“去双林寺吗?六公里,来回12公里,20块。”“门票多少钱。”“20块。”
也许痛恨捆绑售票的方式,这不捆绑的,没二话就上了从没有坐过的摩的。不经意的跳出了自己的安全规范,无意识的在选择新的感觉和刺激。
双林寺一路白杨林带,一片被瑞雪封盖的希望的田野,寒风冷冽,顿时翻开自己尘封了N多年的记忆,怎么说咱也是下过乡,在西北广阔天地生活了多年的人嘛。
很好,一切的感觉都很好。
当回到“裕丰恒民俗宾馆”时,已是日落时分。抖去寒衣,女主人就象是么妹来问候吃点什么?完全是一种回家的感觉,当然就吃一点家常饭。土豆丝,大白菜,刀削面。
小镇的人们睡的早,掌柜的一家人也早已熄灯。小院里完全安静了下来。
这才是晚上九点多。
很多天没有看电视,没有读报纸。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吃了晚饭,我们也早早地上了热炕头。
懒得开电视,也懒的说话。
就这么静静地躺在平遥的热炕头上。脑海中记忆深处的那些没有删除干净的陈年旧事渐渐浮现出来。懒懒地清理过去那些有划痕的记录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记忆渐渐模糊了,睡意来临。
这一夜,睡的贼死贼死。
第二天。太阳早已照到炕头上,不由自主的望着窗上的冰霜花那红色剪纸上。发呆了,大脑一片空白。躺在热炕头的暖被窝里,实在不想起床,只想懒着。
这一天,用每车五元租的破自行车,哦们去了十多公里外的镇国寺。
回到古城,看到不少的饭店窗上怎么多了些圣诞老人。店里的MM说:今天是平安夜,你们不来活动一下?
这一夜,没有去参加活动。还是回到了客栈。
还是早早地上了热炕头。
终于了明白北方的炕头粘人的很,为什么说
“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幸福的日子了。
那些天伦之乐的温暖幸福的日子,有多少人去认真地享受了?
走在尧舜古老的土地上,上古的传说牵引的仅是幻想的精神感觉。而在这平遥古城的热炕上已经完整饱满地化做很具体的幸福满足感了。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哦们住的客栈,全名是---裕丰恒民俗宾馆,掌柜的名字叫--刘立雄
        电话:0354-5686558
        手机:13994550468
        地址:平遥城隍庙街33号
        刘掌柜的是个忠厚老实人,他全家的人都很热情。我们临走时结帐,零头十元说是不要了,刘掌柜是死活要退回,说是多少就多少。 其实去平遥完全没有必要去住星级宾馆,大多在古城外不说,还脱离群众,无法感受古城的气氛。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庭院霓虹彩灯,花格窗,红色剪纸窗花.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刘掌柜的父亲是个厚道人,一大早就来问吃什么?房间冷不冷。这就叫问寒问暖。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老G说:端坐中堂,身体健康.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哦们住的客房,热炕【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裕丰恒民俗客栈外观还是很气派的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裕丰恒客栈的邻居老邵,在这里开了个自行车修理店,一干就是三十年。问他什么,老邵总是说:“还好,还好”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这些旧车锁挂在旧墙上,很有点现代工业的意思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标准化的教育让当地孩子已经无法用平遥当地话,朗读古诗.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既然不可读诗,那么,你\我\他,用平遥话怎么说?"
"平遥话.NENG,NE,GEJI,能,泥,各家."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新人古巷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每车五元租了老邵的破自行车,哦们去了十多公里外的镇国寺。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据说这墙花有几百年的历史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显然是一个满足西方人口味设计的,里面有四五个鬼老,有俩在发傻,有俩在商计行程。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老街上的鞋店,小师傅说:" 咱是祖传的手艺,你看看这鞋底,鞋面"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这绣花鞋的确很民族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大大小小,大同小易的宅子到处可见.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有名的票号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不少老房子都在装修成新房子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很多平遥人都说,这是平遥最好的烟,小船长30元一包.还有大船长。饿还以为是本地产的,原来是美国的。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上街扫雪是哦记忆中很远的事了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这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现在的城墙建于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1997年12月31日被联合国正式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骑车饶城一圈,如此完整的古城不多见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小镇的人们睡的早,冬天一到天黑,街上没有什么人。与老G去街头晃荡。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古城管理处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现在还有儒道吗?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终于了明白北方的炕头粘人的很,为什么说“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幸福的日子了。那些天伦之乐的温暖幸福的日子,有多少人去认真地享受了?走在这片尧舜古老的土地上,上古的传说牵引的仅是幻想的精神感觉。而在这平遥古城的热炕上已经完整饱满地化做很具体的幸福满足感了。
【忆热炕头上的平遥。山西 <wbr>】

 

【冬的感悟。PP秀。山西】 

【五台山记事。山西】 

【五台山记事二。山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