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是个真男人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了。
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项颁给了航天英雄费俊龙和聂海胜、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王顺友、导弹司令杨业功、千手观音邰丽华、一诺36年的守墓人陈健、自强不息的大学生洪占辉、扎根苗寨女医生李春燕、台风中入水救人的民工魏青刚、航空材料专家黄伯云,帮贫助弱的青年歌手丛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由青藏铁路建设者获得。在这些人物中,真正让我感动的是陈健。36年守墓,做到一诺千金,这才是真男人。而相比较其他几位年度人物,费俊龙和聂海胜国家给予他们的荣誉太多了,只不过是他两的运气好,让他们上了天,真正的航天英雄应该是那些幕后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成果,国家的巨资培养造就了费俊龙和聂海胜。其他的几位虽然值得感动,但是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丛飞就不用说了,深圳的人都知道他,已经感动到麻木了。
陈健:为金训华守墓36年王嘉翔 1969年8月15日,到黑龙江省逊克县双河村插队的上海知青陈健和金训华,为抢救战备电杆跳入洪水中,危难时刻金训华把陈健猛推一把,陈健得救,而金训华却被旋涡卷走……
一诺千金。金训华牺牲后被安葬在双河村西山坡上。陈健发誓:像金训华一样做人,并永远留在战友身边。1970年8月,陈健调到县城工作,离双河村有上百里地。他每年至少去金训华墓地祭扫四次。后来他工作在小兴安岭,离双河村有200多里地,每逢年节,他都到金训华墓前。有一年除夕,小兴安岭下起了大雪,公路交通中断,他拿了几个馒头和一瓶白酒,在山里走了整整一天,暮色降临才赶到墓地,累得他抬不起双脚。后来,金训华的墓迁到了烈士陵园。每年的清明前夕,陈健总买来涂料把整个墓碑和墓基刷新一遍。金训华的墓地几乎看不到风雨侵袭的痕迹。誓言无悔 “文革”结束后,几乎所有的上海知青都返城了,只有陈健坚决不走。陈健是家中的独子,当他决定永远陪伴战友留在异乡时,妻子不理解,抱怨不已。亲友也轮番来信劝他,父母甚至以断绝关系相威胁。每次家里发电报说父母病危,他都速归上海。一旦双亲身体渐好,他又返回黑龙江。30余年,陈健为金训华守墓,很多人问他:“是一种什么信念和力量在支持着你为金训华守墓??”陈健说:“金训华推了我一把,我活了,他却牺牲了,这种生命之感没有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的。我活了下来,可一直愧疚于另一条生命,不管别人怎样评论,我觉得一个人应该重情义。”
陈健一次次放弃返回上海的机会,1983年妻子与他离了婚。离完婚,他默默行走了几百里,来到金训华墓前,抱着墓碑放声痛哭。陈健的高尚与执著,让许多人肃然起敬。他的举止被县城白酒厂的青年女工晁亚珍所理解。1987年他们结婚了。婚后的生活虽不富足,但平静而温馨,妻子的理解坚定了他继续为金训华守墓的决心。陈健的义举感动了县领导,特意将他调换到小兴安岭木材检查站,当上了一名森警,使之退休后有“劳保”待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守墓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