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与“民族工业”企业 之我见
(2008-09-15 21:53:59)
标签:
校园 |
我在上篇文章中简单介绍了我对爱立信的一些了解,没有想到竟招来了很多爱国青年的抨击,我觉得有些看官的观点很偏激,我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外资企业与“民族工业”企业的看法。
楼上的几位看官,我看了你们的评论,我觉得你们的评论有失偏颇。动则称民族工业、国家、社会,好像你们个个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救世主一样,我不知道你们是否现在都在我们的民族工业的企业里工作,也不知道你们多老,是不是都已经混成人精了。但我并不是你们所认为的刚毕业,我已经毕业有4年多了,大学毕业后我就到一家国有企业做研发,它是中国某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自称为中国工业的脊梁。我也曾怀着简单而纯洁的“振兴民族工业”的想法,来到这个企业,结果3年后我带着失望和遗憾离开,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巨大差距的,现实要比理想残酷的多。
我目睹了这个打着所谓中国制造、民族工业旗号的企业是如何压榨员工的劳动力,如何想法设法的扣取员工应得的报酬。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过是很家常便饭,难得一个周日,也经常被叫去加班。而且领导还经常去看加班表,如果一个月加班少于30个小时,领导会觉得你工作量不饱满。而且加班费只有每小时税后4.8元,有时加班到晚上十点多没有厂车回家,自己打的回去,几个小时的加班费还不够我的打的费。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要写,下次有空我单独写一篇文章。
这一些物质上的损失我都还可以接受,毕竟我也是一个爱国的有志青年,我也不买日货,不吃寿司,不看韩剧,我也像你们中的一些人一样用“只有在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才有干劲,为自已生存的同时也为了国家工业”的思想来麻痹自己。然而,更可悲的是,我所在的“民族工业”企业并不这样认为,并不认为我们这群青年是在为了“振兴民族工业”而做出了牺牲,他们认为我们加班才是理所应当的,从来不重视员工,在公司领导的眼中,象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比民工还多,随便一抓就是一把。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了,你走了,大把的大学生会进来。国家的劳动法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就像摆设一样,丝毫得不到认真执行。不说了,还有很多,说起来我心情就不好……
我承认,爱立信是外资企业,它是赚了中国人的钱,但是没有这些外资企业提供的服务,大家能够这么快就享受到移动通讯和网络的普及来给我们的实惠吗?外资企业来到中国提供很多高薪的职位,是显而易见的吧。有的人一边骂外企,又一边削尖了脑袋想往外企里面钻。而且外企怎么了,至少它遵守中国的劳动法,尊重人的价值,尊重员工正常休息的权利,它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很多国企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据我所知,中兴华为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的这么快,也和爱立信摩托罗拉这些外资企业来到中国不无关系。总之,我觉得外企来到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进步表现,而非狭隘的什么侵略,剥削。大家以更平和的心态来接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