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屯堡文化——凤阳汉装

(2007-01-08 21:19:17)
分类: 快乐人生

屯堡文化——凤阳汉装

(文字编辑/摄影:珊泽)

 

穿了六百年的“凤阳汉装”,来自明初朱元璋家乡,也是今天屯堡文化的一大特点,而屯堡妇女可说是这一屯堡文化忠实的守护者。

 

        未婚女子,也就是小姑娘被称为“小孃孃”,已婚妇女被称为“大孃孃”,而在家里年龄最长地位最高的,则被被称为“老孃孃”。

 

     她们的装束通常是青布宽袖镶边大襟衣,样式为宽袍窄袖并且不加花边,多以青、蓝色为主,围以黑布裙。脚着滚边绣花长统凤头鞋,这种绣花鞋十分讲究,鞋底是布底,鞋面上有尖头略向上翘起,呈倒勾状,鞋帮也大多以蓝色、青色、绿色为底色,绣着色彩斑斓的花鸟鱼虫,有两层白布连接鞋帮的沿口,一直到小腿肚,从脚踝以上打绑腿。屯堡的女人不论去哪儿,就连在田中劳作都会穿着这样的鞋。“孃孃”们腰束长长的织锦丝带,佩带银质耳环、手镯、戒指,“小孃孃”梳长独辫,“大孃孃”剃额修面,束“三绺头”,前发高束似凤凰头,包头帕,丈夫或双方长辈中有亡故的“老孃孃”就是要包白帕了,如果看到老年妇女包青帕,那么这家人肯定都长寿。

 

        屯堡妇女自古以来追随朱元璋的元配夫人“大脚马皇后”,不缠小脚,而且习惯打绑腿,因为这位马皇后马秀英自幼习武且不缠足,所以几百年来,屯堡妇女一直以马皇后为榜样,不缠足,而被周围的人戏称为“大脚女”。

 

所以,当地对凤阳汉装服饰有这样的几句总结:头顶有个帽帽,耳上坠两吊吊,腰间别条腰腰(yao,去声),脚上有对翘翘。它们分别指的是包头帕、耳环、织锦腰带和长统凤头鞋。

 

屯堡文化——凤阳汉装

(“小孃孃”腰间的织锦腰带)

 

屯堡当地的妇女都是自己在家纺布、漂色,再亲手缝制衣服的。当地人觉得穿着这样的衣服充满自豪感,这种衣服如今已经成为屯堡的一种标志。

 

屯堡文化——凤阳汉装

(“大孃孃”)

 

屯堡文化——凤阳汉装

(“老孃孃”)

 

女性是“孃孃”,那么男性自然就是“爷爷”了,同样也有老、大、小之分。屯堡男人的服饰以短对襟和长衫大襟为主。对襟短衣从中系扣俗称“三个荷包”,因在右上胸前和两个下摆各有一个口袋而得名。对襟短衣一般用青、蓝、白布加工而成,钉5颗或7颗布疙瘩纽扣。穿长衫时,头包青布头帕或毛线头帕,腰系青布腰带。所穿的裤子裤腰和裤脚十分宽大,若把两只裤脚和裤腰扎上,可装百余斤粮食,既凉爽又实用。

 

屯堡老者头戴毡窝帽或包青布头帕,身穿长衫,不系腰带,脚穿布鞋。

 

屯堡文化——凤阳汉装

(悠闲的屯堡老人)

 

一根精致的烟杆是老者们的宠物。提着长长的烟杆在街上走路是有福气的显示。长约5尺的烟杆黑红油亮,非常诱人。烟杆上要吊金属链缀着的古钱币核桃雕制品等饰物,既有装饰作用也方便把烟杆挂在屋墙上或手提行走。

 

屯堡文化——凤阳汉装

(老人与烟杆)

 

服饰是一种文化载体。各民族不同的服饰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情趣、理念追求、文化积淀等。屯堡人的服饰以青、蓝色为主,它们沉淀着长江流域的服饰文化,也连绵着屯堡人对祖上来自长江一带的眷眷依恋情绪。

 

相关链接:屯堡文化——屯堡古寨

        屯堡文化——地戏军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