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玉虚宫’

2025-05-06 22:25:41

玉虚宫里很是破旧了,这让我想到了曾经去过的曲阜“三孔”,其实我反倒觉得保留这样的古迹很是有年代感了。前段时间去了沈阳的故宫,翻修的是很漂亮,但怎奈有说不出的感受,虽然宫殿都被油漆涂抹刷新,就是没有了那种古代的味道呢,给人感觉都像假的。玉虚宫里恰巧有灯展,弄得非常带样儿,我想如果这些花灯搬走了,这里更是显得有些沧桑不堪。听导游说这里曾经是张三丰修炼过的地方,那我们到此一游是否能沾沾仙气儿啊,哈哈。虽然这里看起来没有什么,但到此一游还是蛮有意义的,所以我还是极力推荐给大家,湖北之行这里还是值得参观的,不要错过哦!


在武当山的脚下,静静地矗立着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无数传奇的宫殿——玉虚宫。这座宫殿,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默默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玉虚宫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的武当山脚下。在中国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山。玉虚宫位于武当山北麓,坐落在5平方公里的盆地之上,从东天门、北天门的位置看,武当山城区都是玉虚宫的范围,众山周护,剑河环绕,地势开阔,是武当山旅游集散地。

玉虚宫,全名为“玄天玉虚宫”,其得名源于武当所供奉的上神真武大帝被封为“玄天上帝”和“玉虚相师”。它始建于永乐年间的 1413 年,是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的宏伟杰作。当时,朱棣命手下率领 30 万人进入武当山,历经 12 年的艰辛劳作,方才铸就了这座武当山最大的皇家宫殿。其规模之宏大,规格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玉虚宫是武当山建筑群中最大的宫殿之一,位于老营的南山脚下,距玄岳门西约4公里,襄渝铁路顺着宫前横贯而过。 玉虚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规制谨严,院落重重。现存建筑及遗址主要有2道长1036米的宫墙、两座碑亭、里乐城的五座殿基和清代重建的父母殿、云堂以及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遗址。这些残存的遗址,有很强的感染力,颇值得观赏。

玉虚宫曾为张三丰修炼之地。张三丰曾预言“武当异日必大兴”。果然,明永乐十一年(1413)永乐皇帝敕建玉虚宫,嘉靖三十一年(1552)重建。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描述其曰“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可见当时规模宏大。

遥想当年,玉虚宫作为皇家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热闹非凡。曾有长达 7 日的斋教活动在此举行,那时候,香烟袅袅,钟声悠扬,来自各地的信徒们齐聚一堂,共同祈求神灵的庇佑。宫宇之间,人流如织,道人们诵经礼忏,庄严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走进如今的玉虚宫,虽然大部分宫殿仍在修缮之中,但现存的遗址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它曾经的气派。主殿完存,其雕花配饰皆是精美的悬塑雕像,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昔日的辉煌工艺。那细腻的线条,生动的形象,无不彰显着古代工匠们的巧思与匠心。在主殿中驻足片刻,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当年宫殿落成时的盛大景象。

玉虚宫整个建筑采取宫廷建筑规制,以严谨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宫殿重重,飞金流碧,富丽堂皇,周护宫墙,造成帝宫威武、庄严肃穆的气势。原为五进三路院落,前后崇台叠砌,规制谨严;左右院落重重,楼台毗连;其间玉带河穿插萦回;四周宫墙高耸浑厚,状如月阑绕仙阙。现存宫墙、宫门、父母殿及四座碑亭。宫门为石雕须弥座,拱券三孔,砖木结构,两侧建八字墙,上嵌琉璃琼花图案,下为琉璃琼花和石雕须弥座。门前是石雕饰栏台阶,朱碧交辉。进入宫门,十分开阔,为约2.5万平方米的大院落,中间青石铺路。正中间的青石尺寸较大,规格整齐,两边的青石则差一些,说明当时等级森严。穿过曲折蜿蜒的玉带河,层层高台之上分别为龙虎殿、朝拜殿、正殿和父母殿。

在玉虚宫的庭院中,矗立着四座碑亭,每一座碑亭都由龙生九子中的第八子赑屃托着重达 100 吨的石碑。这些石碑,不仅是沉重的历史见证,更是象征着江山稳固的永恒象征。它们静静地立在那里,任凭岁月的风吹雨打,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使命。

宫内外有四座碑亭,巍然对峙,亭内置石雕赑屃驮御碑,大小不一。最大赑屃通长6.06米,高2.85米,宽2.35米,御碑高6米,宽2.35米,通高9.03米,重达百余吨。四座赑屃驮御碑上分别刻着明成祖《下大岳太和山道士》、《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碑文和明世宗《御制重修大岳太和山玄殿纪成》、《重修宫观》碑文。碑文书体隽永圆润,碑额浮雕蟠龙,矫健腾舞。赑屃驮御碑,俗称“龟驮碑”,其实赑屃不叫“龟”,而是“赑屃”或“负屃”,为古代神话“龙生九子不成龙”中的第八子,善负重,皇帝以之作碑趺,象征江山稳固。这几座赑屃雕刻精细,造型逼真,其甲壳、肌肉有明显不同的质感,腿脚有用劲负重之神态,尾卷一盘,呈使劲承受高大的御碑之状,形体完美,是国内外罕见的石雕艺术品,极为珍贵。

玉虚宫是武当山规模最大的一宫,明代,武当道教常在这里举办规模宏大宏大、气氛庄严的斋醮活动。在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秋七月,明成祖朱棣以 武当山宫观告成,命正一嗣教真人、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玉虚宫提点任自垣等在玉虚宫修建“金箓报恩延禧普渡罗天大醮”七昼夜,登坛法众、登坛执事官员达 五十多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十二月,明孝宗在玉虚宫修建“吉祥好事”斋醮,长达49昼夜,花费白银3000多两。可以想象玉虚宫当时那张灯结彩、鼓乐声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繁荣场面。明天启七年,即1627年,玉虚宫发生了毁灭性火灾,其轴线主要建筑均遭火劫。百年后,即清乾隆十年,玉虚宫再次遭到大火,其附属建筑一并化为灰烬。1935年夏,山洪暴发,数十万方沙泥直泄玉虚宫,大片房屋被吞没,号称南方“故宫”的玉虚宫自此成一片残垣断壁……

玉虚宫大殿修复工程于2007年5月启动,经过5年的保护性修复,玉虚宫宫墙、御碑亭、山门、龙虎殿、玉虚殿、玉带河、宫内石板地面等工程已经完工。该修复项目完全按照修旧如旧的办法,严格遵循文物维修的方式和原则,由清华大学古建筑研究院设计。

2012年9月底,武当山玉虚宫大殿修复落成典礼在玉虚宫隆重举行,2012年10月16日,武当山大兴六百年罗天大醮在这里举行。

而关于玉虚宫,还有着许多令人神往的传说。其中,张三丰在此修炼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相传,有一日,张三丰在室内打坐,忽然听到室外传来鸟鸣声。他起身走到窗前观看,只见白蛇和喜鹊正在嬉戏搏斗。张三丰观此情景,心中似有所悟。就在这时,鹊与蛇化作两道银光远去,张三丰起身便追。朦胧中,他看到两道银光飞到一位老人的怀中,变成了老人袍子上的龙凤。原来,这位老人竟是太乙真人。太乙真人传授给张三丰武当太乙五行拳,并将拳谱交予他,随后消失无踪。张三丰猛然惊醒,才发觉这是一场梦,然而,他的怀中却真真切切地抱着太乙真人送给他的拳谱。从此,张三丰每日教导武当道士修炼拳法,并创立了武当内家拳。这一传说,为玉虚宫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也让人们对这座宫殿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或许只是玉虚宫的一部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想象它曾经的辉煌。那连绵的宫殿群,那穿梭其中的道士和信徒,那庄重的宗教仪式……一切的一切,都曾经真实地存在过。而现在,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和修缮这座珍贵的历史遗迹,让后人也能领略到它的魅力。让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期待着玉虚宫重新绽放出它应有的光芒,继续书写属于它的传奇篇章。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铭记这座宫殿的辉煌历史,传承它所代表的文化精神,让这份宝贵的遗产永远流传下去。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