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也有一个‘九龙壁’
2024-06-23 09:37:04
我人生中第一次见九龙壁是在北京的故宫,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正巧赶上那年三八节故宫免费为女士开放,所有的女人都可以不用买门票就可以进去参观。我和宿舍的姐姐们一起去的,那个时候也不懂啥叫旅游啊,而且北京的三月也是挺冷的,我们借的一个相机,几个人一起照相,洗出的照片还要自己来出钱,现在想想也是挺有意思的。所谓穷学生,兜里没几个钢镚,所以就没照几张相片,但对九龙壁特别有印象,因为其中有一张就是取的这个景。后来上班之后我又去了一次故宫,这次游玩得很到位,导游讲解的也非常好,不过那时的心情不太好,是因为失恋了才去旅行。今年去山西旅游,没想到大同竟然也有一个九龙壁,而且还是一个比较精华的景点,今天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大同九龙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内东街南侧,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单面五彩琉璃照壁。
大同九龙壁坐南朝北,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第一层是麒麟、狮子、猛虎、梅鹿、飞马等,第二层是行龙。壁前影池一方,长34米、深0.8米,石勾栏围绕。池中清水如镜,九条巨龙倒映池中。壁顶为单檐五脊,正脊为高浮雕的多层花瓣、花朵以及行龙等,脊兽俱全,两侧是雕刻的龙吻。
2001年6月25日,大同九龙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据《大同府志》记载,大同九龙壁创建。
清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总兵姜瓖反清兵败以后,在清军疯狂的残杀中,曾经显赫一时、权倾雁同的代王府被付之一炬,化为一片瓦砾之地。代王府毁于兵燹,而王府前的照壁———九龙壁免于劫难,有幸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1954年,结合城市规划,将大同九龙壁往南移动了28米,按原样重新砌筑。
1976年,将倒影池迁移至此,大同九龙壁前有一个较宽的场地和相应的视线。
建筑格局
大同九龙壁坐南朝北,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壁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其正面部分为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琉璃构件多达426块。壁顶为单檐五脊,正脊为高浮雕的多层花瓣、花朵以及行龙等,脊兽俱全,两侧是雕刻的龙吻。整个壁身九条巨龙均为高浮雕制作,其下蓝绿色海水,上方浮动蓝、黄两色的流云,九龙之间以云雾、浪花、波涛和山崖相隔相连,壁身之上有仿木结构的琉璃斗拱六十二组,承托琉璃瓦顶壁底须弥座由15层琉璃砖组成,高2.09米。须弥座的束腰馆有两层琉璃神兽,上层由塑有二龙戏珠图案的琉璃砖雕排列而成,共有41组;下层由多种琉璃走兽构件组成,有大象、鹿、狮虎、玉兔、狗、羊、飞马等,采用高浮雕的手法,每个动物都配有背景,中间用竖石隔开,各自为一幅独立的画面。壁前影池一方,长34米、深0.8米,石勾栏围绕,九条巨龙倒映池中。
主要建筑
倒影池:倒影池长34.9米,宽38米,深约0.8米,倒影池四周装饰有石栏杆,柱头雕饰有动态各异的小狮子。倒影池中间有一座石桥连接,桥墩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石像,由于长期以来受到风沙的侵蚀,形象已经模糊不清。在空间方面,倒影池已经与九龙壁融为一体,成为九龙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九条巨龙:大同九龙壁中九条巨龙采用大的曲线造型,主要采用了U形、S形、O形和8形。正中心的坐龙位于王府的中轴线中心的位置,也是主龙的位置。其左右两侧为两条米黄色降龙,头部朝左,身体相背;依次往外为两条棕黄色升龙,样式基本相同,首尾都朝向左前方;再次为两条紫色的降龙,头部朝左,尾部相背;最外两侧为两条棕黄色升龙,头部相背,尾部朝左。从左向右前八条龙两两组合,组成四组二龙戏珠的画面,第九条龙单独为一组。
研究价值
大同九龙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古代琉璃建筑中又一典型的代表。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25日,大同九龙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也有一个‘九龙壁’
我人生中第一次见九龙壁是在北京的故宫,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正巧赶上那年三八节故宫免费为女士开放,所有的女人都可以不用买门票就可以进去参观。我和宿舍的姐姐们一起去的,那个时候也不懂啥叫旅游啊,而且北京的三月也是挺冷的,我们借的一个相机,几个人一起照相,洗出的照片还要自己来出钱,现在想想也是挺有意思的。所谓穷学生,兜里没几个钢镚,所以就没照几张相片,但对九龙壁特别有印象,因为其中有一张就是取的这个景。后来上班之后我又去了一次故宫,这次游玩得很到位,导游讲解的也非常好,不过那时的心情不太好,是因为失恋了才去旅行。今年去山西旅游,没想到大同竟然也有一个九龙壁,而且还是一个比较精华的景点,今天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大同九龙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内东街南侧,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单面五彩琉璃照壁。
大同九龙壁坐南朝北,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第一层是麒麟、狮子、猛虎、梅鹿、飞马等,第二层是行龙。壁前影池一方,长34米、深0.8米,石勾栏围绕。池中清水如镜,九条巨龙倒映池中。壁顶为单檐五脊,正脊为高浮雕的多层花瓣、花朵以及行龙等,脊兽俱全,两侧是雕刻的龙吻。
2001年6月25日,大同九龙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据《大同府志》记载,大同九龙壁创建。
清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总兵姜瓖反清兵败以后,在清军疯狂的残杀中,曾经显赫一时、权倾雁同的代王府被付之一炬,化为一片瓦砾之地。代王府毁于兵燹,而王府前的照壁———九龙壁免于劫难,有幸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1954年,结合城市规划,将大同九龙壁往南移动了28米,按原样重新砌筑。
1976年,将倒影池迁移至此,大同九龙壁前有一个较宽的场地和相应的视线。
建筑格局
大同九龙壁坐南朝北,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壁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其正面部分为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琉璃构件多达426块。壁顶为单檐五脊,正脊为高浮雕的多层花瓣、花朵以及行龙等,脊兽俱全,两侧是雕刻的龙吻。整个壁身九条巨龙均为高浮雕制作,其下蓝绿色海水,上方浮动蓝、黄两色的流云,九龙之间以云雾、浪花、波涛和山崖相隔相连,壁身之上有仿木结构的琉璃斗拱六十二组,承托琉璃瓦顶壁底须弥座由15层琉璃砖组成,高2.09米。须弥座的束腰馆有两层琉璃神兽,上层由塑有二龙戏珠图案的琉璃砖雕排列而成,共有41组;下层由多种琉璃走兽构件组成,有大象、鹿、狮虎、玉兔、狗、羊、飞马等,采用高浮雕的手法,每个动物都配有背景,中间用竖石隔开,各自为一幅独立的画面。壁前影池一方,长34米、深0.8米,石勾栏围绕,九条巨龙倒映池中。
主要建筑
倒影池:倒影池长34.9米,宽38米,深约0.8米,倒影池四周装饰有石栏杆,柱头雕饰有动态各异的小狮子。倒影池中间有一座石桥连接,桥墩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石像,由于长期以来受到风沙的侵蚀,形象已经模糊不清。在空间方面,倒影池已经与九龙壁融为一体,成为九龙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九条巨龙:大同九龙壁中九条巨龙采用大的曲线造型,主要采用了U形、S形、O形和8形。正中心的坐龙位于王府的中轴线中心的位置,也是主龙的位置。其左右两侧为两条米黄色降龙,头部朝左,身体相背;依次往外为两条棕黄色升龙,样式基本相同,首尾都朝向左前方;再次为两条紫色的降龙,头部朝左,尾部相背;最外两侧为两条棕黄色升龙,头部相背,尾部朝左。从左向右前八条龙两两组合,组成四组二龙戏珠的画面,第九条龙单独为一组。
研究价值
大同九龙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古代琉璃建筑中又一典型的代表。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25日,大同九龙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