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到了‘长白山’上的天池

2023-08-09 21:09:15

作为一个东北人,一直没有去过长白山,你说我丢不丢人,但是今年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而且还看到了最美的天池景象。那天是万里无云,天池像镜面一样,一点涟漪都没有,真是太漂亮了,所以说真是不虚此行啊。长白山地质公园不光是天池很美,所有的景点都好美,真是名不虚传,真为我们东北有这么一座名山而感到骄傲。所以不要总去南方旅行,我们北方也有许多风景美如画。请让我慢慢给大家介绍吧,嘻嘻!


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以火山地质地貌遗迹为主。2009年8月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长白山地区不仅是东北而且也是中国、东亚最大的火山岩分布区,还是火山数目最多的地区。长白山火山复式火山锥,是在广阔的熔岩高原和熔岩台地上,沿NE向和NW向断裂交叉部位中心式喷发的火山,巨大的火口湖长白山天池最为壮观,其他尚有瀑布、温泉和生态良好的松林等。

主要景点

1、长白山火山群峰:巨型的火山锥体横亘长空,群峰竞拔争秀,在长白山主峰周围分布着100多座火山。长白山顶16座海拔2500m以上奇峰环抱着长白天池,其景观独特,世界罕见。

2、长白山火山口湖:由于长白山火山为多口喷发火山,因而形成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深浅有别的多个火山口湖。其中,长白天池以世界海拔最高、水体面积最大、水最深闻名遐迩。天池湖水幽深,碧波荡漾,景色绮丽。长白山天池北侧约3km的二道白河西岸,另有一深一浅两个小天池。一个隐在幽静的岳桦林中,海拔1780m,湖面呈圆形,面积5380m2,水深10多米,湖水碧绿。另一个大小相当,但水深只有几米,有时干涸,露出黄色底泥。登高俯视,小天池一个碧蓝,一个橙黄,好似一对金银杯,所以人们又称小天池为对杯湖。

3、长白瀑布群:长白山乃三江之源头,水流坡降大,断裂阶地多,形成了许多千姿百态的大小瀑布,其中长白天池瀑布最为驰名。天池水从北面缺口流出后,形成乘槎河(又称天河)。乘槎河漫游在海拔2190m以上的峭壁间,流到海拔1250m尽头时,便陡然从峭壁上跌落直泻形成高达68m的长白大瀑布。

4、长白温冷泉群:天池脚下,冷热各异的矿泉,星罗棋布,泉水涓涓流淌,仅长白温泉群就有几十个泉眼,最高水温高达82,鸡蛋放入顷刻即熟。长白山温泉素有“神水”之称,不仅可供游人洗涤爽身,还可舒筋活血,驱寒祛病,特别对关节炎皮肤病等有显著疗效。

5、长白山谷底林海(俗称地下森林):谷底林海实际是火山口森林,谷壁高达60m,谷底南北长300m。其间苍松挺拔,巨石错落,别有洞天。

6、长白松:长白松因形若美女而得名——美人松。美人松婷婷玉立,婀娜多姿,是长白山独有的美丽景致。

自然资源

长白山周围分布着100多座火山。最大的火山口海拔2600米左右,直径达4.5公里,是漏斗型,深达800多米。其景观独特,国内罕见。周围小的锥体,海拔高在1000米左右。火口多为溢出口,呈椅形、新月形,山顶平坦。著名的有西鹅毛顶子、东鹅毛顶子、西土顶子,东土顶子、西马鞍山、东马鞍山、赤峰、老房子小山等。小火山拱卫着长白山,构成了壮观的火山群。

长白山火山群以长白山截顶圆锥火山为主,周围有广阔的熔岩台地台地上又有众多的小火山分布。该火山群在大地构造上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的东北部,位于北东向延伸的鸭绿江断裂和巨型纬向构造的复合部位,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频繁。龙岗火山群位于长白山火山群之西,包括靖宇县中部、辉南县东南部和柳河县东北部,主要在龙岗山脉的中段,由于第三纪以来有多次熔岩喷发,构成大片熔岩台地,该火山群火山活动也很频繁。

长白山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以原始、天工、神奇、博大、富饶为特点。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有:神奇壮观的火山地貌景观和山水风光:典型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种类繁多、品种齐全的动植物资源;北国独特奇异的冰雪风光;分布广泛的火山矿泉、瀑布与河湖;独居特色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和民俗文化风情。

长白山的资源组合性较好,山景、水景、生景相伴而生、辉映成趣;长白山旅游资源总体品位高,散布于三区四线旅游带上,使得游人随处可以欣赏长白山的胜景,此外,旅游资源的优劣与环境保护的主次组合分明,有利于开展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白山一年四季风光各具特色,春踏青,夏消暑,秋赏叶,冬玩雪。

人文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长白山在清代有“圣地”之誉,是世人瞩目的神奇之地,人称“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在中国众多的名山中,唯有长白山的纬度最高,其海拔和面积超过国内的一般名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神奇古朴的自然风光,别具一格的美景佳境,主要由火山地貌景观和高山垂直景观带构成。

地质地貌

长白山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远在两亿年至七千五百万年的中生代以前,就曾经有过多次地壳变迁活动,形成古老的岩层。中生代经历上亿年的风雨侵蚀,形成一系列山间盆地。到了新生代,变成了一片波状起伏的具有残丘散布的准平原。随着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伴有火山的间歇性喷发,地壳发生了一系列断裂、抬升,地下深处的岩浆大量喷出地面,构成玄武岩台地。第四纪到来之前,地壳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活动时期,火山活动趋于活跃,由原来裂隙式喷发转为中心式喷发,喷出的熔岩和各种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四周的熔岩高原和台地上,筑起了以天池为主要火山通道的庞大的火山锥。

长白山保护与开发管委会辖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随海拔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区内海拔高差近2000米。在广阔的玄武岩台地和玄武岩高原上是火山锥体——长白山主峰。长白山是一座复合式盾状的休眠火山。山顶环绕着海拔2500米以上的奇峰16个,陡峭险峻,雄姿各异。最高峰将军峰在朝鲜境内,海拔2749米。中国境内最高峰是白云峰,海拔2691米。玄武岩台地(又称山前熔岩台地)地域面积比较广阔,海拔在1000米以下,相对高差200米,地势比较平缓。玄武岩高原(又称山麓倾斜高原)介于玄武岩台地和火山锥体之间,是比较明显的倾斜地带,地面坡度一般在10度左右,海拔约在1000至1800米之间,是陡峻的火山锥体向玄武岩台地的过渡地带。

长白山独特的火山地质地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是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材料,是揭示地球生物形成演变的重要依据。

长白山景区

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池北区东南部,东南与朝鲜毗邻,坐落于长白山北坡,距长白山34公里,距双目峰中朝边境65公里,区域面积52.42平方公里,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长白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在《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徒太山太白山已有长白山之名。

主峰长白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景区是拥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等盛誉的旅游胜地,也是满族的发祥地,在清代有“圣地”之誉,皇帝须亲自或委派大臣到吉林乌拉(今吉林市)望祭长白山。

历史沿革

上古

长白山景区有语言和文字留传下来的历史,可以上溯到4000多年前。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就有所记载,《山海经》将长白山称之为不咸山(即神仙山)。

南北朝

在南北朝的其他书籍里(例如《魏书》《齐书》等),也常有“纵太山”、“纵白山”之称出现。后来,又可在《唐书-东夷列传》看到有关的记载:“漠河居肃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与高丽接。” 

《契丹国志》中有记载曰:“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禽兽皆白。”

金朝《金史》中记载曰:“女真地有长白山。”金代中期文人赵秉文(1159~1233,字周臣),著有长诗《长白山行》。

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长白山作为他们的发祥地,经常要对长白山顶礼膜拜,以求保佑其国运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颜雍刚刚登基不久,就于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册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并命当时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党怀英修撰《封长白山为灵应王册文》,文中极力把长白山神化起来。皇帝又于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在长白山北建立灵应王神庙,命大臣持节备礼并带着这份《册文》前去祭奠。

金世宗皇帝于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册封了源出于长白山之大江松花江(当时名为混同江),并命大臣写了《封混同江神为应圣公册文》,持节备礼前去祭奠。金世宗更加神化了长白山和松花江。

到了金章宗完颜璟时,于昌明四年(公元1193年)晋封长白山为“开天宏圣帝”,较之其父金世宗所封的王、公之爵位又高出一格,将其与天上的玉帝、地上的皇帝划为同一级别,位列于金朝开国弘治的圣帝的位置上。

元朝

元代诗人王结(字仪伯,河北定兴人),在其所著长诗《辽东高节妇》中,也描述了长白山。

明清

明朝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率部起兵,率领八旗兵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王朝。因此清朝一直把长白山视为圣祖发祥之地,并将长白山尊为“长白山之神”。清代的几位皇帝康熙、乾隆、嘉庆都亲自来东北祭礼其祖先的发祥地,而且还写了大量的咏赞和祭告长白山的诗文。康熙有《望祀长白山》的诗和《祭千长白文》(两篇),乾隆有《祭告长白山文》五篇,嘉庆有《长白山告祭祝文》二篇。

现代

1983年夏,邓小平登上长白山极顶,题写“长白山”、“天池”横幅,并发出赞叹:“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池北区,地图上位于127°42’55”E至128°16’E,41°41’49”N至42°51’18”N。

地形地貌

长白山景区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在2亿年至7500万年的中生代以前,就曾经过多次地壳变迁活动,形成古老的岩层。中生代经历上亿年的风雨侵蚀,形成一系列山间盆地。到了新生代,变成了一片波状起伏的具有残丘散布的准平原。景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随海拔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在广阔的玄武岩台地和玄武岩高原上是火山锥体——长白山主峰。玄武岩高原(又称山麓倾斜高原)介于玄武岩台地和火山锥体之间,是比较明显的倾斜地带,地面坡度一般在10度左右,海拔约在1000~1800米之间,是陡峻的火山锥体向玄武岩台地的过渡地带。

气候特点

长白山景区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除具有一般山地气候的特点外,还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变化。总的特点是冬季漫长凛冽,夏季短暂温凉,春季风大干燥,秋季多雾凉爽。年均气温在-7至3之间,7月份平均气温不超过10。年降水量在700至1400毫米之间,6至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至70%。云雾多,风力大,气压低,是长白山主峰气候的主要特点。

自然资源

资源概况

长白山景区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是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据统计,这里生存着1800多种高等植物,栖息着50多种兽类,280多种鸟类,50种鱼类以及1000多种昆虫。

动物资源

长白山景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有1225种,分属于73目219科。其中,森林昆虫害虫6目48科387种;森林昆虫天敌7目29科94种;圆口类1目1科3种;鱼类2目4科8种,两栖类2目6科13种,爬行类1目3科11种,鸟类18目48科277种;哺乳类6目19科58种;脊椎动物30目61科370种。在1225种野生动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5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貂、黑鹳、金雕、白肩雕、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豺、麝、黑熊、棕熊、水獭、猞猁、马鹿、青羊(斑羚)、鹗、鸢、峰鹰、苍鹰、雀鹰、花尾榛鸡等。在这些动物中,药用类15种,食用类14种,毛皮类2种,观赏类1种。

植物资源

长白山景区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已发现的有2277种,分属73目246科。其中低等植物17目59科550种;高等植物56目187科1727种。高等植物中有36种珍稀濒危物种。其中,人参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刺人参、岩高兰、对开蕨、山楂海棠、瓶尔小草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长白松、草丛蓉、平贝母、松毛翠、牛皮杜鹃、苞叶杜鹃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省一级保护植物有红松、偃松、钻天柳、东北红豆杉、西伯利亚刺柏等。名贵药用植物有人参、党参、云芝等。食用植物有山果类、野菜类、真菌类等。

矿产资源

长白山景区复杂的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藏。截至2000年底,吉林省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增加到98种(全国为152种),长白山区有80种,这些矿种划分为9个工业类别。

一是能源矿产:煤、油页岩、铀;

二是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钛、钒;

三是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钴、镁、钨;

四是贵金属矿产:金、银;

五是稀有矿产:稀土、磷钇矿、独居石、镓、镉、硒、碲;

六是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蓝晶石、红柱石、萤石、熔剂用灰岩、白云岩;

七是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硫(硫铁矿、伴生硫)、电石用灰岩、砷、硼、磷;

八是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石墨、压电水晶、熔炼水晶、水泥用大理岩等;

九是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

主要景点

天池

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是一座火山口,经过漫长的年代积水成湖。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1米,天池略呈椭圆型,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7公里。总蓄水量20.4亿立方米。天池水温为0.7°C至11°C,年平均气温7.3°C。天池是中国最高最大的高山湖泊,是东北三条大江——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

聚龙泉

聚龙泉是温泉群中水量最大、分布最广、水温最高的温泉,堪称长白山第一泉。它位于长白瀑布北约900米,在落笔峰北倒石堆下侧。分布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二道白河从温泉群中间穿过。在河流方向的右方,泉口比较集中,有数十处之多,较大泉眼有7处。无数条热流从地底涌出,似群龙喷水,故名聚龙泉,在聚龙泉下部建有“怡神浴”浴池。[9]

黑风口

沿北坡登山去天池,在岳桦林带与高山冻原的交界处,不老峰东侧尾端和观景台交汇处,天然形成一豁口,就是闻名长白山的黑风口。在风口可以饱览长白瀑布的全貌,在这里踞高临下,U形谷尽收眼底。从U型谷底仰视黑风口,黑风口成了城堡的大门,洞开在两座碉堡之间,人称“南天门”。黑风口上常有成群的白腰雨燕出没,断崖绝壁正好是雨燕的巢穴。

长白瀑布群

长白山天池四周奇峰环绕,北侧天文峰与龙门峰之间有一缺口,池水由此缺口溢出,向北流经1250米处的断崖流下,形成落差68米高的瀑布群,这就是长白瀑布群,它是长白山的第一名胜,是中国东北最大的瀑布群。它上与天池相接,下通二道白河,是松花江的正源。

开发利用

地热资源

长白山地热资源开发勘察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1973年在黄松浦地区附近打出一口温泉井。20世纪90年代第六地质调查所通过采用遥感地质解释、地热地质填图、地球化学、综合物探、钻探工程及水热蚀变等较为先进的方法对长白山地热资源进行了普查。通过全面的勘察,才较为系统的掌握了长白山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

矿泉水资源

长白山火山活动异常频繁和多次喷发,开成了大范围的熔岩台地,特有的地质构造导致地下水形成了独特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长白山矿泉水储量丰富,流量稳定。初步统计,已发现的矿泉点日涌水量达100多万吨。在已通过省级或国家级鉴定的48处矿泉水水源地中,适合建设大型(年产10万吨)矿泉水生产基地的水源就有13处、适合建设中型(年产5—10万吨)矿泉水生产基地的水源有6处。适合建设小型(年产5万吨以下)矿泉水生产基地的水源有29处。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