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顶级的社交方式:把自己当外人

(2023-07-30 19:11:23)
分类: 经典故事
最顶级的社交方式:把自己当外人

我有个小学同学就很讨厌,她住在别的城市,偶尔回来探望妈妈,所以每次回来也会和我见个面。之前我们还能相互请吃个饭,但是后来她生了二胎,每次回来都会带个“小尾巴”。她和老公请吃饭是请我一个人,我请客就要请她们一家三口,而且每次回来还要去这去那,我不光搭着车费还要耽误自己的时间陪她,一次两次就算了,每次回来都找我,后来我就有点不情愿了。钱是小事,可是我的时间也是宝贵的,我也想做点自己的事情呢。比方说,她带儿子回来打乒乓球,意思让我不光开车带她去那个地方,还要陪她一上午,问题是赶上周末,还要起大早,我好不容易休个周末,所以就找借口拒绝了。后来有一次她要我晚上去车站接她女儿,我开始答应了,后来临时同学聚会就去不上了,为此她就和我不来往了。我就想这人真的是不和我系外啊,把我当成她保姆了。不过也好,省着以后总来烦我了,后来关系也算缓和了,只是不像从前那般亲近了。要我说做人可别不把自己当外人,你光顾着你自己的事情,那别人呢?

最顶级的社交方式:把自己当外人

前一段看到网上一则新闻:
广东一女子去为朋友开的饭店捧场。到店之后问朋友店里的收费情况,对方说已经替她们点好了菜。
女子想着人均420元再多也不会太离谱,结果吃完饭一看账单傻了眼。
朋友给她们点的餐加上700元的服务费一共需要7000多块钱。
本来是去照顾朋友生意,结果却被当羊一样宰,女子有一肚子苦水没处说。
成年人的社交,掺杂进了金钱和利益就容易变质变味。
这也让我们明白:相互交往时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事,想要留住别人的信任,就要学会把自己当外人。

01 与人交往要保持距离
网上看到一句话:真正的朋友不是“关系特别近”,而是“能始终默契保持双方都舒适的关系”。
深以为然。
即便是要好的朋友,也不一定要表现得多么熟络,而是各自的心里感到放松和舒服。
红学大师周汝昌和张伯驹的友谊就让人羡慕。两人是相差20岁的忘年交,但是相处得非常自在和洒脱。
张伯驹当时在燕京大学当教导主任,周汝昌只是一名大二学生,可是两个人因红楼梦相识,有说不完的话题。
周汝昌去拜访张伯驹,到了家里张伯驹没有起身相迎的客套寒暄,该干什么干什么。周汝昌也毫不在意,就翻看起自己想看的书。
周汝昌说,我到了张伯驹那里,他不理我,我也不理他。要回学校了,我也不和他告辞,出门就走。我们的关系没人能理解。
关系好并不是表现在外在的亲近上,而是在心里的一种默契和守候。
同样,好的关系是一种互不打扰的相互成全,是保持距离的平淡相交。
想起杨超越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吐槽,有的人和你刚认识没多久就不知深浅地打探你的隐私,让人非常反感。
由此可见,不管对谁,自来熟是交友的雷区,保持距离感才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02 相互来往要把握分寸
席慕蓉说:“友情就像花香,还是越淡越好。”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拿捏分寸,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能一厢情愿地付出。
瑶瑶和红梅曾经是一对好闺蜜,可是最后两个人落到分道扬镳的下场。
原来,瑶瑶一直扮演着照顾红梅的角色,大学四年,她为红梅洗了四年的衣服。
不仅如此,瑶瑶对红梅的方方面面都很上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一些事情帮助红梅。
可是,瑶瑶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红梅的认可,甚至还觉得很受伤。
在毕业展示会上,作为主持人的瑶瑶擅自把红梅的名字添在优秀作品名单上,结果红梅被人说作弊,事情发酵让红梅成为众人指责的对象。
为此,红梅失去了同学和老师的信任,也失去了一次绝好的实习机会。
瑶瑶还劝说红梅和男友分手,原因是她认为那个男孩子不实在。
红梅觉得瑶瑶对她的事管得太宽,她的生活都被瑶瑶给搞乱了。
瑶瑶自始至终还是一副“为你好” 的姿态,最后连红梅的原谅都没有得到。
不懂分寸的付出只会毁掉原本的友谊。
周国平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去插手别人的计划和安排,不去好为人师地干涉别人,这才是真正的成熟,也是与人相处的智慧。

03 良好的关系需要保持边界
没有边界的交往,就是一场灾难。
人与人之间都要守住自己的舒适区,一旦越界就会给双方带来烦恼和困扰。
电视剧《小麦进城》里的婆婆和二儿媳刘雅致就是一对守不住边界的人。
婆婆从外面买来面包,她怕儿媳刘雅致偷吃把放面包的篮子藏在厨房里。
刘雅致也不是省油的灯,她趁着婆婆不注意跑到厨房把剩下的一整根面包拿到屋里吃起来。
婆婆气不过,就召开家庭会议,让刘雅致两口子交伙食费才能吃饭。
本来是一家人,关系搞得相互算计、剑拔弩张。
人际交往中,关系再近也要有边界意识。赢得一段好的关系不是看谁更强硬,而是源于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想起《人间值得》作者中村恒子所说:人际关系的秘密在于距离感,不可逾越的界限,一定要保持住。
即便是与自己的儿子,也要划清界限。
恒子老人有两个儿子,有好几个孙子,她的家和儿子家离得很近,但是她很少去儿子家里串门。
她说儿子结婚后就有媳妇管,孩子也有自己的父母,所以,她不会去越界管一些不该自己管的事。
因为不对别人存在过多的要求和期盼,所以就不会有失望和抱怨。
不过度依赖他人,不干涉他人,区分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他人的事,就会减少很多摩擦和矛盾。
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所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人际交往中,保持恰当的距离,把自己适当地当个外人,把握说话做事的分寸,恪守自己的边界。做到这些,才能让别人感到舒服,才能让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更长久。

最顶级的社交方式:把自己当外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