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日记 |
这是我2000年写的一篇文字,写的是一个可敬的老人,她是子易小朋友的曾外祖母。她老人家去世的时候,子易妈还没有答应嫁给我呢。不久之后的某天,我写了这些文字,后来就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两天跟子易妈的表哥、子易小朋友的表舅聊天,听到许多往事,想起了这篇文字。找出看过,感动如昨。一字未改,贴在这里,算作对她老人家的纪念。等子易小朋友长大了,让他知道,他有一个很可敬的曾外祖母,如果没有她,也便没有他……
外婆是妻子的外婆,一年前因为交通事故去世了。一直想写写她老人家,一直不忍下笔,似乎不写出来,她老人家就还在人间,也许明天陪妻子逛街就能碰到她……然而,她却是真的走了。
外婆活到现在该有八十三岁了,然而她的身体和精神都格外地好,除了她每天晚上泡在水杯里的假牙能证明她的年龄之外,你丝毫看不出她已年过八十。
外婆的衣服总是很鲜艳,她喜欢穿得精神些,相比于她的同龄人,可以算得上时髦。外婆有许多朋友,她们常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所以外婆的生活有些忙碌,比起与她同龄的外公来说,她算得上一个社会活动家。
外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了,听家里人讲,外婆年轻的时候曾在政府机关里做打字员,嫁给外公之后,一口气带大了六个孩子却一直没有放弃工作,凭这一点就实在不简单。
因为妻子从小是外婆看着长大的,所以她们之间的感情很深。六年前我与妻子认识之后见到她的第一个亲人就是外婆。那时侯外婆更年轻一些,也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
起初我听说要见外婆很是紧张,因为我怕老人家只会方言的话交流起来很麻烦。另外,我是一个孤身一人在他乡,一没关系二没钱又不够帅,老人家会不会怕她外孙女过苦日子而不同意我们交往。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有些多余。
我看到的外婆面色红润、耳聪目明、和蔼可亲,记得那天晚上我和外婆聊了很久,我的家庭、我的成长经历,甚至我的理想,外婆不仅很体谅我的处境,而且叮嘱我年轻人一定要以事业为重。
后来听妻子说,外婆对我的印象很好,说小孩子很懂事,一个人出来闯也很不容易要多关心……回想起来,我的这门儿婚事也多亏了外婆帮忙,她给了一个独在异乡的年轻人最可珍贵的肯定与鼓励,从那以后我心底对外婆一直有一份感激之情,却从来没有告诉她。不想,却从此没有了这样的机会。
外婆的生活是丰富而忙碌的,外婆的心是热情而善良的。外婆退休之后一直负责原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组织协调工作,八十多岁的人啦,成天还是不知疲倦地走家串户的关心别人,组织老人们出门走走,还用家里的摄象机拍下老人们活动的录象,自己出钱买来空白录象带,托我复制出来,再乘坐公交车一片一片的给每个老人送去。而我可以肯定的是,外婆的收入并不高。
外婆出事的那天就是去买了肉松打算送给过去在山区下放时当地的一些朋友,外婆说他们的生活很苦,她要买些肉松寄给他们。那天早上外婆出门就再也没有回来,那天,外婆就是拎着两大袋的肉松惨死在公交车轮下。
外婆的追悼会来了许多人,许多人是从很远的山区赶来的。我岳父致悼词时泣不成声,我透过泪水模糊地看到,那个大厅里站满了人,大家垂泪送别可敬的外婆。
记得最后向外婆的遗体告别的时候,我看着慈祥的外婆说了声谢谢。我说,谢谢你,外婆。我一直相信,外婆她听得见……
外婆走了,搁在阳台上的那只用来泡假牙的水杯空了。此后的许多个日子,我都不忍看那只水杯。我怕看到那只水杯空了,会想到外婆真的走了……